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分析

作者
(1.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美国经济陷入泥沼,为了抑制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美国政府、国会、行业协会与企业都在阻挠中国企业向美出口。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更加复杂,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企业须有相应对策。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贸易壁垒;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97-02
1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美经贸关系回顾
1.1 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中美短暂的友好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均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如何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成了促进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发行国债是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方式之一,美国为了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便寄希望于中国的帮助,刚当选总统就处于金融危机风口浪尖的奥巴马,对我国不断示好。例如,2008年11月,当选总统后的奥巴马在同胡锦涛主席通电话时就明确表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解决当前金融危机需要各国政府更加紧密合作,希望美中两国在即将召开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加强合作。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向型企业停产甚至破产,所以我国也需要与美国进行深入的友好合作。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互相帮助与合作有所加深,中美关系有所发展。
1.2 以轮胎特保案为标志,美国向中国发起了贸易战
金融危机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中美合作的同时,美国向我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贸易战,其中轮胎特保案最引人关注。2009年9月11日,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建议,奥巴马决定对我国输美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产品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涉及金额达22 亿美元,影响中国数十万人就业。就在轮胎特保案发生不久,我国就采取了措施。2009年9月13日,我国依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法律对原产美国的鸡肉产品和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程序,涉及金额与轮胎特保案的金额大致相当。然而,轮胎特保案的争端只是中美贸易战的冰山一角而已。据我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统计:自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美国正在实施的对华贸易救济措施涉案产品一共是29种,其中2009年的是16种,2010年1月至7月的是13种。由此可见,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我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
2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2.1 美国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立法不断出台
在中美贸易中,美方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则美国的逆差现状就会改善。所以,为了缓解逆差状况,美国就不断地向我国政府施压,以促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在施压手段上,主要有以下三种:(1)美国国会议员提出对华进行施压方案;(2)美国产业界,尤其是美国制造商协会和公平货币联盟、中国货币联盟主动用“301条款”对华施压;(3)美国政府借助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对华进行施压,其典型事例是提出《2006年美国贸易加强法案》。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货币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该法案要求,政府基于特定要求,对某一向美国出口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汇率在18个月内是否从根本上被低估作出判定;政府相关部门在作出肯定性终裁的情况下,为抵消汇率“偏离”,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或反倾销税。
2.2 美国发起摩擦所构筑的贸易壁垒更加多样化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一直保持缓慢升值的状态。由于人民币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大幅度升值,所以美国在继续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加强了自身能单方面实施的贸易壁垒。目前,美国所构筑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样化:在关税这一常规贸易壁垒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国际大趋势逐渐降低的情况下,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劳工标准以及“特殊301条款”调查和“337条款”调查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悉数登台,打出一连串的组合拳,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强大的贸易壁垒群。在知识产权方面,“特殊301条款”调查和“337条款”调查是美国针对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所使用的“杀手锏”。尤其是“337条款”调查,其具有审理时间短、认定条件简单、应诉费用高昂以及措施严厉四大特点,一旦侵权认定成立并生效则对我国企业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据统计:2009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输美产品发起的“337条款”调查立案共有8起,而2010年1月份至12月中旬的“337条款”调查立案就多达20起。
2.3 美国发起摩擦所构筑的贸易壁垒更加合法化
如今,美国构筑的贸易壁垒越越来越合法化,其主要表现有:其一,通过修改国内法使贸易壁垒合法化。例如,2000年,美国将含有特别保障措施内容的条文纳入《1974年贸易法》中,大幅度降低了立案标准,为大规模运用这一保护机制完成了准备工作。这种保护美国国内相关产业期限将长达12年的“特别保障条款”可以仅针对中国使用,从而避免保障措施针对全球所带来的压力。其二,通过经济刺激等政策使贸易壁垒合法化。2009年1月28号,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就包含一项“购买美国货”的条款。通过这一条款,美国就可以在刺激本国经济的掩饰下抑制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从而保护其贸易利益。其三,利用世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使贸易壁垒合法化。为维护公平贸易和正常的竞争秩序,世贸组织允许成员国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就越来越多的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定,不断发起贸易摩擦。其四,美國还不断以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为借口,通过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大对我国输美产品的打击力度,限制我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2.4 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转移到了新技术产业
随着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美国发起摩擦的重心。一方面,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美国向我国出口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类产品不容易被代替,且利润较高。美国作为知识产权强国,通过对新技术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并通过技术垄断,可轻易获得经济利益。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中逆差逐年上升,但其在知识产权领域却年年出现顺差。因此,美国想要扭转对华贸易中的巨额逆差,就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新技术产业不断对我国发起贸易摩擦。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的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领域迅速吸收先进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上已经和美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其生产成本还低于美国,这对于美国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威胁。但是由于我国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较为弱势,对美国核心技术的依赖性较大,这也为美国利用337条款调查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提供了方便。
3 中国企业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的战略措施
3.1 通过对美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
通过直接对美投资,我国企业不仅可以绕开美国的贸易壁垒,还有助于减少我国对美国贸易出口额,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状况。那么,对于我国政府而言,要在政策上给予企业以引导、在法律上给予企业以规范、在资金上给予企业以支持,鼓励那些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国内的投资优惠政策,找准时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中去。具体到对美直接投资的方式上,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购买美国生产企业;(2)参股生产或销售企业,改变我国企业在某些销售渠道上的劣势;(3)考虑在美国开发区设厂。美国开发区的低价相对低廉,而且政府有很多鼓励措施。
3.2 通过自由贸易区开展转口贸易
自由贸易区是国家之间在相互同意消除彼此之间的关税以及非关税贸易障碍的基础上而建立的经济区组织形式。在自由贸易区组建以后,一些阻碍成员国之间投资流动与投资项目运行的制度和规则都将被取消。目前,我国已签协议的自贸区有9个,另有5个正在谈判中,4个正在研究中。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其可以利用这些自由贸易协定所规定的投资优惠条件,积极向组织内的国家投资设厂,然后再将这些企业所生产加工的商品出口到美国。通过这种改变商品的生产加工基地的“迂回”方法,我国企业改变了其商品的“国籍”,从而达到了规避美国专门针对我国企业所设立的各种贸易壁垒的效果。
3.3 通过在美取得知识产权减少知识产权争端
如前文所述,“337条款”调查一旦认定侵权成立则将对我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害。那么,在应对“337条款”调查方面,虽然积极应诉较之于坐以待毙是明智的选择,但是事后积极应诉须以付出昂贵的诉讼费用为代价,资金实力一般的企业也不一定能承受的了。然而,如果我国企业在美国享有相应的知识产权,那么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的“337条款”调查也就无法启动。可以说,事先在美国取得知识产权为我国输美产品铲除了后顾之忧,减少了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另外,“由于在美国提起337条款诉讼的原告既可以是美国公司,也可以是外国公司,因此,如果中国企业在美国拥有专利,也可以用来阻挡其他国家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甚至是美国公司在美国以外国家制造的产品。”
3.4 通过行业协会建立预警机制
行业协会掌握着大量的企业和市场信息,具有信息优势。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其信息优势来建立预警机制,使其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摩擦预警信息。事实上,“完善的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对已经建立起的营销网络、买卖市场的监测和控制,正确地确立分期分批监控预警的产业和地区,研究、建立良好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指标体系,出色地实现国际贸易摩擦预警的职能。”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的建制还存一些问题,例如对行业协会的性质认识不清、行业协会自律性不强等等。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行业协会的相关立法,以对行业协会作出一个准确的定性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进而促进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网站http://gpj.mofcom.gov.cn/aarticle/subject/mymcyd/subjectdd/201008/20100807088256.html.
[2]苗迎春.中美经贸摩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6-59.
[3]苏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337条款的知识产权战略——以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完胜美国富莱克斯公司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0(5):35-39.
[4]综合USITC网站,Dec. 2010和商务部网站2010年12月数据统计而成.
[5]陈泰锋.中美贸易摩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1.
[6]苗迎春.中美经贸摩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22.
[7]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中文版首页,2010年12月20日浏览.http://fta.mofcom.gov.cn/index.shtml.
[8]王厚双,刘向丽等.国际贸易摩擦:理论、法理、经验与对策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297.
作者 秦顺华 王丹 苏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