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支硒鼓」隐藏的秘密

作者作者

今 年 5 月,我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一名科级党员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财经纪律被给予党纪处分。违反财经纪律被处理的案件一般比较简单,但这起案件的违纪问题却是在「一切正常」的表面下暗藏「门道」,造成调查工作一度难以推进。后来,帮助我们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线索,是被调查人员火眼金睛发现的「5 支硒鼓」。

只有 2 台打印机,为何买 5 只晒鼓?

今年初,我们接到群众举报,反映长春市朝阳区某部门存在违规用公款招待的问题。朝阳区纪委派出 3 名工作人员,直接前往该部门核实问题。

该部门办公室主任刘某说:「我们的账目绝对没有问题,部门虽小,但是每一笔钱都花得有凭有据。」通过仔细查看账本,金额上没有大额的支出,条目上没有大型的活动,时间上没有集中的消费,账目清晰,签批手续齐全,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是举报线索有误?还是我们查得不细?带着疑问,我们又先后 4 次全面仔细查看账目,结果仍是一无所获。

就在大家认为线索可能有误的时候,调查人员小林的一句话「他们单位人不多,为什么要一次买 5 支硒鼓呢」,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警觉,是啊,为什么要一次买 5 支呢?

我们立即展开进一步调查。经了解,该单位只有 5 名工作人员,2 台电脑,2 台打印机。我们勐然意识到,问题就在这!接着,又陆续发现「7 支硒鼓」、「20 箱打印纸」,「2600 元图书款」等名目的发票,多个疑点渐渐浮出水面。

「那还,还用看吗?」

「请你解释一下这 5 支硒鼓都用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对刘某再次谈话。

「用在了我们单位打印机上。」刘某显得挺淡定。

「你们单位总共就 2 台打印机,为什么要多买 3 支硒鼓呢?」我们继续追问。「那 3 支硒鼓是备用的。」刘某依然淡定。

「4 个月后,又购进了 7 支硒鼓,这些都是备用的吗?」

「是啊,都是备用的。」刘某还是应对自如。

「那请你带我们看看这 10 支备用硒鼓吧!」听到要查看备用硒鼓,刘某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犹豫,「那些硒鼓都在库房,那还,还用看吗?」正是刘某这一犹豫,坚定了我们的推测。

「我们也相信仓库里有,不过还是带我们看看吧,这样大家就都放心了。」

见我们坚持要看,刘某已经没有办法再掩饰下去了。经过谈话,他一件一件交待了通过这种多开多报的办法,套取办公经费,用作其他招待支出的问题。刘某后来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个案子虽然涉及金额不大、干部级别不高,却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打着办公经费开支的旗号,弄虚作假,暗中违规公款消费的典型案例。

当前,不少「四风」问题都穿上了「隐身衣」。但我想,无论穿的「隐身衣」再多、再厚、再巧,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练就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隐身衣」掩盖下的问题终究会被发现。(作者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纪委干部)


作者 房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