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选人用人关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了「十个不准」的要求。就「十个不准」的内容而言,我们不难看到干部选拔任用必须严把选人用人关,坚决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
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
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十个不准」的要求,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解决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从源头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事实上,「带病提拔」虽然占比极小,但危害极大,不仅破坏制度效力,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而且直接冲击社会公平正义,侵蚀公众信心、社会信任,必须坚决防范和杜绝。
那么,如何防范和杜绝「带病提拔」?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不仅对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还对纪律和监督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出要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和任前事项报告、「一报告两评议」、专项检查、离任检查、立项督查、「带病提拔」问题倒查等制度。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巡视巡察、机构编制、审计、信访等有关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纪检监察机关、巡视巡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这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刚性的纪律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严把「四关」
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好「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防止「带病提拔」,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严格考察人选对象的党风廉政情况,认真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对有问题反映应当核查但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得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对有反映但不构成违纪的要从严掌握。对人选对象,要认真查阅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必要时进行核实,对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不得提拔任用。二要严格干部档案审核,对人选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档案信息要仔细核查,不得放过任何疑点。对干部任职公示期间收到的有关问题反映,要按规定认真调查核实,没有查清之前,不得办理任职手续。三要把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倒查机制,防止「带病提拔」,强化巡视督查力度,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从严监管,减少「病源」。
同时,要牢固树立法纪意识,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德才标准;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始终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环节;要牢固树立民主意识,全面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大力形成凭实绩用干部的良好用人导向;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进一步完善选贤任能的科学机制;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公道正派、按章办事,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选人用人上,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使选人用人风气更加清爽,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作者 陈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