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治理「微腐败」

作者
成都高新区清风乡多措并举惩治「微腐败」,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微权力」清理,划出工作红线。通过部门、村自查和乡纪委帮助查找的办法,围绕公共服务、财务运行、议事决策等方面的岗位职权,厘清「微权力」事项、优化「微权力」流程,制定「微权力」基层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制度清单,定责明权防控风险,防止基层「微权力」变形走样。目前,共清理各部门「微权力」清单 11 条,各村「微权力」清单 58 条,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共计 56 张,清理出一级风险点 7 个,二级风险点 14 个,三级风险点 27 个,风险岗位 11 个。
「微腐败」宣传,揭开人情面纱。通过「廉政教育大讲堂」,让乡村干部正视身边被漠视的「微腐败」,通过观看「今晚 800」召开反思剖析会,进行干部警示教育;通过入社广播开设「清风纪委小课堂」,采取一问一答群众易于理解的形式,将「抽支烟好办事」等不良现象曝露在群众监督下。逢年过节通过短信平台向全乡人民发送廉政信息。开展「廉洁同心」活动,乡纪委全体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全乡全覆盖开展走访座谈,收集问题整理意见。
「四种形态」常用,保持高压氛围。常念紧箍咒,对新任干部「廉政谈话」;对新上岗工作人员进行制度培训;对群众反映密集的村班子进行「问题分析」,充分利用「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信访高度重视,完善快查快纠、严厉问责制度机制,从严从快查处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健全「一案一整改」工作制度,针对典型案件,分析研判腐败成因,系统梳理基层权力行使、制度机制等方面问题,提出预防腐败建议,并根据案件性质和程度分层开展基层警示教育。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