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纠治基层「四风」问题(2)

专项监督检查把好「廉节关」
近 年来,平武县纪委坚持把正风肃纪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秉持抓常、抓细、抓长的工作思路,紧盯「四风」及其隐形变异问题,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断推进全县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纪委常委带队,请媒体记者全程摄像留痕,对执行工作纪律不到位、公款消费、公车私用等问题要照单深挖细查。」为形成监督的全时段覆盖,2017 年初,平武县纪委制定《2017 年党风政风监督工作每月重点检查项目清单》,明确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执行工作纪律等 15 项正风肃纪重点督查内容。全年共抽调纪检干部 110 余人次,开展正风肃纪专项督查 13 次,反馈部分单位存在接待三单不齐、财务审批不规范等问题 64 个,下发整改通知 22 份,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45 件 52 人,给予党政纪处分 38 人,组织处理 15 人,移送司法 4 人。
同时,该县充分整合县、乡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力量,调动特邀监察员积极性,创新「1+N+2+1」督查模式(明确每月 1 项检查重点、多项工作并行抽查、既确保发现问题又减轻乡镇迎检负担 2 个原则、统一反馈「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督查次数及派出人员数相较于逐项检查分别减少了 45% 和 60%,大大提升了实效。(平武纪)
「严 + 整」提升作风督查实效
近 年来,平昌县林业局务实四项举措,扎紧制度笼子,狠抓干部职工廉政教育,着力构建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其主动融入到两大产业发展、建设美丽平昌和全域绿化的决策部署上来。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以职能职责为中心,完善财务内审、通报管理、公开、监督、一把手末位发言和一把手不分管财务等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内部管理有章可循。通过公开「三公经费」、重大事项和阶段性工作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紧抓学习教育不松劲。确定每周五为学习日,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围绕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党史党情、革命传统、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党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等学习内容,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主题讨论、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相结合,提高全局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自觉性。
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松手。制定《平昌县林业局 2017 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明确指导思想、工作要点及具体要求,调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层层传导压力,全面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监督。邀请全县木材经营加工企业负责人和种苗生产企业负责人 80 余人召开座谈会,发放《林业综合执法意见征求卡》,征求林业工作和林业综合执法工作意见和建议 19 条,对意见征求卡的举报信息,由局纪委进行调查并约谈相关人员,整治执法过程中吃拿卡要、语言粗暴、态度蛮横等违纪违规行为,提高林业执法人员服务水平和能力。
强化林业干部队伍廉政建设
成 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不断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流程,提升行政效能,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创新载体,增强廉政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组织观看警示专题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线上线下党纪党规知识竞答活动等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利用「美丽芳草」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和微博等媒体平台,推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动态、作风建设新要求,提升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的意识。
完善制度,实现作风监督智能化管理。对现有规章制度查漏补缺,完善《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机关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在机关安装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在对外业务窗口、公共办公区域均安装视频监控,为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划出红线。
内外联动,构建立体式监督网络。坚持以上率下,每周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对机关各部门、各社区工作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情况进行机动式巡查;社区纪检小组、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对社区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两委」成员落实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驻点巡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监督,对机关各部门、各社区规范服务、办事效率、工作纪律等情况进行暗访督查,不断延伸监督触角。
执纪问责,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成效。街道纪工委紧盯重要节点、重要领域,对吃拿卡要、庸懒散浮拖、推诿扯皮、态度生冷、作风粗暴以及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履行管理服务职能不到位等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和重点督查。去年印发《巡查通报》14 期,通报问题 66 个(次),提醒谈话 2 人,诫勉谈话 2 人,批评教育 7 人。(芳草街街道纪工委)
全方位打好正风肃纪持久战
自 2017 年 3 月启动巡察工作以来,金堂县始终把巡察整改作为强化监督效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推动问题整改见真章、有成效。
「双反馈」,压实政治责任。在原汁原味、直截了当向被巡察单位反馈的同时,采取《廉情专报》等形式,一并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反馈、通报情况,提出工作建议,切实把整改责任压实。2017 年以来,已发出专报 19 期。
「三机制」,推动真抓真改。推行「签字背书」机制,被巡察党组织的巡察整改情况报告,实行被巡察党组织主要领导、巡察组组长「双签字」。推动「三督查」机制,巡察机构、被巡察单位主管部门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动态督查,县委县政府目督办将巡察反馈问题线索办理情况、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定期督查、通报。推行「联动沟通」机制,巡察办及时与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问题线索研判,对问题线索办理情况,由承办部门主动与巡察办、巡察组当面沟通。
「两坚持」,放大监督效果。坚持挺纪在前,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约谈 8 人次,调整工作岗位 1 人。移送问题线索 61 个,立案 23 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7 人,收回资金 209 万余元,通报曝光 2 件,形成有效震慑。坚持「改」「立」并重,围绕共性问题建章立制,研究出台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制度机制 44 项,治本效应进一步显现。
截至目前,金堂县已开展常规巡察两轮、专项巡察一轮,累计巡察单位(部门)18 家,反馈问题 451 个,第一轮反馈的 96 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巡察推动问题整改出实效
去 年以来,北川羌族自治县纪委把护航脱贫攻坚放在首要位置、战略高度,采取四项硬措施,严惩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查处扶贫领域案件 8 件 8 人,问责落实责任不力乡镇、部门责任人、「第一书记」共 23 人。
针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开展「3+X」专项整治,严格执纪监督。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重点,对乡镇、部门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 16 个乡镇和部门开展专项巡察。118 名纪检干部进村入户访廉情,共发现问题 132 个,收集问题线索 31 条,收集 54 条廉情反映,涉及扶贫领域 7 条。
对涉及脱贫攻坚违纪问题线索优先办理、提级核查,严格纪律审查。从严查办了县扶贫和移民局领导干部吴正金等人骗取扶贫资金、陈家坝乡马鞍村原支部书记赵宗林、村主任刘发仁执行脱贫政策失职渎职、桂溪镇沙窝村原支部书记庄建套取扶贫资金等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
出台《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暂行办法》,严格责任追究。确定脱贫攻坚工作中失职失责行为 13 种问责情形,列出 9 项相关单位和个人监督责任清单,厘清 8 种监督方式。截至目前,对作风不实、履职不到位的 8 名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和 10 名「第一书记」,对扶贫项目推进不力、扶贫工作滞后的 5 个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对项目资金监管不力、项目验收质量把关不严的 5 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把牢扶贫资金管控源头,严格制度约束。在全县 23 个乡镇推行「互联网 + 精准扶贫代理记账」模式,实现财务精准管理、现状精准分析、扶贫资金精准监督,深化开展「面对面」村务监督工作法,涉及扶贫领域项目内容、建设标准、造价预算等 8 个方面严格实行「八必议八公开」,从源头监管上下硬手。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