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后的官员表情

作者
作者

在事故现场,官员哭泣主要是因为悲伤或是悔恨,悲伤多源于替他人着想,而悔恨更多的是为自己担忧。

8 月 2 日,江苏昆山的台资企业「中荣金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 75 人死亡、180 多人受伤。在当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昆山市市长路军通报了事故最新情况,面对记者,路军当场哭泣,并集体为遇难者默哀。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官员的反映不尽相同,有的会感怀于所情所景、暗自抹泪,有的则会礼节性地微笑面对。在公众舆论的聚光定下,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公众大多会选择宽宥哭泣的官员,痛斥微笑的官员。但无论是哭还是笑,都不应忘记对官员追责,不能「一笑而过」,或是「一哭而过」。

哭泣不能免责

像路军一样面对突发事件流泪的官员并不少。

2013 年 2 月 27 日,湖北襄阳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导致 11 名学生受伤,4 名学生死亡。

同样是在当天下午的发布会上,老河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方芳当场流泪,并向在事故中伤亡的孩子及家长道歉:「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特别理解死者、伤者悲痛的心情,对陨落的 4 个鲜活生命的家属表示深深的歉意!」事后,老河口市教育局局长汪国忠、薛集镇镇长梁正虎、薛集镇中心学校校长杜永杰等人被免职。

也是在去年 2 月,河南省三门峡市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发生垮塌事故,造成 10 人遇难。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穿着一件绿色的军大衣,和当地官员视察现场时,当场飙泪。事故联合调查组随后成立,43 人被追责。

因为两次流泪,山西省原省长王君还被称为「流泪省长」。一次是看望襄汾溃坝事故受害家庭时,面对受伤的孤儿,他哭了。另一次是不久后发生的屯兰矿难,74 条生命被夺走,事故调查会上,王君再度哽咽,向死难矿工致歉。

即使突发事件中没有人员伤亡,有的官员也会因为压力太大痛哭流涕。

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69 名矿工被困。经历了 76 个小时的煎熬后,所有矿工被成功获救。当最后一名矿工被救护车送走后,陕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该县救援工作的副指挥长王玉山站在人群中「哇」地一声哭出来。因为并无人员伤亡,王玉山也未被追究责任。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因为 69 条人命的获救而喜泪纵横,有人说是因为过度劳累而情绪失控,还有人说是因为终于可以挣脱丢官的命运而大放悲声。

有专家分析,官员哭泣主要是因为悲伤或是悔恨,悲伤多源于替他人着想,而悔恨更多的是为自己担忧。

这种担忧有章可循,一些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把官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其仕途挂钩。例如北京最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就规定「北京突发事件应对,纳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职责绩效考核范围」,处突效果将决定政绩。

不管是出于为别人考虑还是替自己担忧,官员哭泣都是一种进步,但哭泣过后,别忘了追究责任。

微笑一定丢分

和哭泣官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突发事件仍然微笑的官员。最近的一名是陕西汉中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曹志峰。

因汉中市中青国际社区楼盘延迟交房,业主与开发商发生矛盾。7 月 25 日,汉中市房管局主持召开协调会,14 名业主来参加,没想到业主与开发商开始争执,进而发生撕扯。

当 3 名女业主向房管局副局长曹志峰下跪求助时,曹局长竟双手叉腰、一脸微笑。对此,曹志峰解释称,他并没有置之不理,之所以带笑,是因为他要「笑脸相迎业主」。

近期面对群众下跪仍然保持微笑的,还有浙江义乌市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业管理局局长赵品茂。

7 月 14 日,义乌工业园区张浒村的村民因不满政府瞒着村民,将原安排给村民做旧改安置的土地卖掉,向园区政府讨要说法。而当地派出所的说法是,因村民堵住了当地一家混泥土厂的大门,其中一些人被警方依法治安拘留。为求放人,约 50 名村民一起来到园区管委会,其中 3 名妇女还抱住赵品茂的大腿,向他下跪。

看到 80 多岁的老人下跪,赵品茂无动于衷还笑容灿烂。管委会在官方微博中表示,这是因为当时正好有村民跟赵品茂打招唿,他只是礼节性地微笑回应。

不仅是「笑容灿烂」,赵品茂被村民抱住大腿时「嘴叼香烟」的画面,也被人用手机拍下来传到网上。不过,赵在接受采访时说,村民突然下跪,他伸手去扶,香烟还来不及丢掉。

还有些「微笑官员」的说辞更显滑稽。

去年 7 月,湖北武汉的一名 11 岁男孩在一个消防蓄水池溺水身亡,其父母找到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道办事处协商,发现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朱大立「面露笑容」,由此质疑其诚意。

50 岁的朱大立已在祁家湾工作 33 年,一直在一线基层负责维稳、信访、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针对网上的质疑,朱大立说,「那时我正在打电话,向上级汇报接访情况。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是在笑,我也没办法。」

因为一个微笑而引起轩然大波的官员,已非个别。最典型的当属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从「微笑哥」到「表哥」,一个错的表情让他本身存在的严重违纪问题遭到曝光,最终结束了政治生涯。汶川地震期间,时任绵阳市委书记的谭力因面带微笑被称为「谭笑笑」。今年 7 月,谭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目前已被免去海南省副省长职务。

在突发事件后露出不该有的微笑表情,尽管有的官员声称自己天生「福相」,有的官员解释说是瞬间表情,但仍不能彻底摆脱民众的质疑。比起哭泣的官员,官员微笑需要更多的解释,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危机。

问责:难有党委正职身影

昆山爆炸案发生后,虽有市长路军现场落泪,但对责任人的问责,并没有就此止步,目前已有 5 名企业责任人被公安机关控制。有消息称,该事件为今年国内最大的安全事故,很可能有更高层级的官员被问责。

我们看到,重大安全事故必被追责,这是个显着的进步。不过,也有些地方让人「吐槽」。

记者梳理了 2013 年 3 月至今年 3 月发生在吉林、山东、山西等地的 5 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现每起事故中均有厅级以上官员被问责。

被问责的往往是政府副职,很难看到党委正职的身影。在近年来的落泪官员中,只有在 2010 年的上海「11·15」重大火灾事故中,原上海静安区区委书记龚德庆被党内严重警告。更早之前被问责的,只有因「三鹿奶粉」事件被免职的原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问责的党委正职屈指可数,人们不禁要问,「一把手」去哪儿了?

其实,对「一把手」引咎辞职早有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因工作失职造成连续或多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特别重大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的,应引咎辞职。一般情况下,分管的副职应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全面工作的正职,应负「重要领导」责任。但现实情况是,引咎辞职的「一把手」并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近 10 年来主动引咎辞职的「一把手」只有 8 名。

也有人质疑为何越到下级处分越重?不过,「处分下沉」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越往一线,责任划分越明晰、越具体。比如一个地方发生事故,分管副省长与当地分管领导的责任,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除了问责,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这方面,除了贪腐之外,往往涉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罪名。如今年发生在云南曲靖的煤矿安全事故中,20 多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曲靖市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徐武嘉等人因涉嫌滥用职权罪近日被起诉。

有专家称,近年来,被问责的官员多,追究刑事责任的官员却很少,若能依法严惩,可能更有助于对官员形成震慑。


作者 刘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