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吵架」后,岂能一走了之

村党支部书记办公室已经两个多月没开过门了。
缘由是村支书和驻村「第一书记」因村集体产业发展问题有了分歧。业主要新流转 100 亩土地栽种中药材,5 组和 9 组均有合适的土地,二人选择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当场拍了桌子,村支书摔门走人了。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该村支书觉得被新来不久的「第一书记」扫了面子,请假去了城里女儿家含饴弄孙。
「他那么能干,都去找他撒。」该村支书不参与村上工作,有村干部和群众打电话办事时,他都推给「第一书记」,连镇政府的会议也以请了假为由一推到底。时值全村脱贫攻坚关键时刻,部分重要资料堆放在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上级部门检查时需要查看资料,但办公室钥匙一直由村支书保管,自他「负气离开」后,办公室就没人进得去。
村内产业发展进行土地流转也需该村支书前往协调,「第一书记」多次与该村支书联系,希望他能放下芥蒂,返回村内工作。「一句钥匙找不到就把我打发了,也没说回不回来。」该村「第一书记」也颇为无奈。
那该「第一书记」为何不将具体情况上报?「本来就是我俩吵架,闹翻了领导对我俩的印象都不会好。」基于此,该「第一书记」隐瞒不报,一边又多次和村支书联系,劝说他返乡。镇政府有关干部下乡时有所察觉,但杂事繁多,只叮嘱了「第一书记」要搞好班子关系,并未引起重视,孰料这一拖就是两个多月。
县委巡察组到该村巡察时,发现村支书一直未出现,办公室也大门紧闭。询问之下,才明了问题,当即要求他们限期整改。接到镇政府领导的电话后,该村支书当天匆匆赶回。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认识到错误后,两人握手言和。同时,镇政府对于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约束不到位,导致干部之间沟通不畅,村内发展滞后,县委巡察组也提出了整改意见。本是一件小事,但两名村干部和镇政府都非要推一推才肯动,挨处罚不冤。
作者 许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