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手棋」绘就基层提质见效「三色图」

作者
作者

「轮训让我掌握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等技巧,这种实战体验能让我尽快从『小白』变成『大咖』。」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纪委书记陈松涛说道。

是什么让履新乡镇纪委书记信心满满?该县纪委监委深入实施「强能力、强主业、强保障」行动,从全员培训、实战练兵、规范履职等方面下好「三手棋」,为办信查案质效保底色、提成色、添亮色。

分级分类「扺掌谈兵」,基于「本手」保底色

该县 23 个乡镇纪委实现「两专三兼」,解决了「没人干」,那么如何破局「不会干」?该县纪委监委找准基层的难点堵点,以全员培训、分类培训等方式,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点题』培训给备课带来不少『麻烦』,有些问题是之前没准备的,我只能把课件再修改、再丰富……」作为授课人的县纪委常委蒋庆华说。

变课表为「菜单」,学员「点菜」,导师「配菜」。该县纪委监委采取「点题式」培训,收集镇村纪检人员履职问题 38 条,对标优化培训内容,「私人定制」培训课程。

「以前培训是『大水漫灌』,现在培训是对我们的疑惑『精准滴灌』……」这是几名履新村纪检委员对培训的直观感受。

基于「本手」提能力。由县纪委常委、案件主办人授课,采取「案例为先、互动为主、评测为辅」方式,传授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方面知识,实现 531 名镇村纪检人员带着问题听课,「老师」对标问题答疑,解决基层本领恐慌。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开展旁听庭审等「点题」联学,利用县内庭审现场、市内庭审连线等资源,打造「线上 + 线下」观庭审学纪法微课堂,让 23 个乡镇纪委书记常态化目睹举证质证等环节,强化纪法衔接意识。

聚焦主业「秣马厉兵」,对标「妙手」提成色

理论解决「大多数」,而实战则解决「关键少数」。该县纪委监委实施「点将式」结对帮带计划,运用实战轮训、结对帮带等方式,提升乡镇纪委业务能力。

?「先提取政策文件看参保要求、分配指标等,再看村委会的材料,看是否存在规避程序纳入参保人员。」该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干部王泊皓指导轮训干部办理征地社保优亲厚友类案件。

对标「妙手」练精兵。该县纪委监委推行「1+1」结对帮带实战练兵模式,指定「室地」负责人建立「师徒」关系,就审查调查、办案安全、文书规范等传授经验,并以「学徒」立案率等指标,压实「师徒」双向责任,提升乡镇纪委能办案的能力。

在烈面镇纪委书记谭志刚看来,经过轮训后,他摸排农村简易审批项目等领域问题线索有了「新招」,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并立案 5 件,非行政处罚类案件占比提高至 60% 以上。

培育「妙手」有「妙招」。该县纪委监委开设「纪法小讲堂」,通过难案会诊、疑案研讨、好案点评,「小班化」传授 36 名轮训干部线索捕捉、证据获取等技巧,提升乡镇纪委会办案的能力。

对标规范「被甲执兵」,力避「俗手」添亮色

「学理论强实战让镇村纪检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要想干成事、干大事,后顾之忧必须解决。」蒋庆华表示。

规避「俗手」得先有阵地、有利器。该县纪委监委协调 200 余万元保障乡镇纪委按照「十有」标准打造谈话室等多功能办公区;编印口袋书,分类制定「两单三实录四流程图」镇村纪检人员工作手册,按「年、季、月」印发「3+X」模式任务清单,编印乡镇审查调查、审理文书模板,让镇村纪检人员「按图索骥」履职。

力避「俗手」还要「排兵布阵」。该县纪委监委制定县乡村三级「树状图」运行机制,将 6 个纪检监察室与 23 个乡镇纪委整合为 6 个协作区,以「室」对口督办指导片区内「地」案件。同时,推行「1+1+N」模式,实现 1 名镇纪委委员、1 名片区纪检监督员、2—3 个村的纪检委员组团开展监督检查。

「三色」好不好,关键看成效。2022 年,开展「点题」联学 30 余次,受训 2000 余人次;开展「点将式」结对帮带,轮训乡镇纪委干部 36 人次;村级纪检人员协调解决群众诉求 603 个,移交问题线索的成案率达 88.2%;乡镇纪委立案 198 件,平均立案达 8.6 件,非行政处罚类案件「零立案」全面「清零」。

「未来将以『三大专项』行动为统揽,持续健全责任落实、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切实盘活县乡村三级力量『基数』,找准作用发挥『最小公倍数』,凝聚履职成效『最大公约数』。」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作者 何余勤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