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精准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这条道路硬化后,外出方便多了,少走一两公里的冤枉路,拉个东西,运费都少很多。」1 月 20 日,寒冬腊月,看到县纪委监委抽样回访工作组人员,剑阁县武连镇兴隆村三组村民李跃荣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2 个月前,该组 1.6 公里长的道路因未硬化,路面凹凸不平,给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在派出片区纪检监察组的持续跟进督促下,通过硬化道路,困扰 35 户村民的「烦心事」得到根本性解决。
作为全省 25 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去年以来,剑阁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紧盯项目、资金等环节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推行「一事一回访」制度,抓深抓实纪律作风整顿,有效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履职尽责,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高质量有效衔接。
一事一回访 紧盯问题不松劲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后,剑阁县下辖 29 个乡镇 364 个村(社区),其中涉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村达 178 个。处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 5 年过渡期,问题呈现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任务重、新老交织等特征。
一个个问题如何实打实解决到位?剑阁县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县纪检监察系统推行「一事一回访」制度,即针对前期收集的问题,派驻(出)纪检监察组制作「一对一」回访工作方案,明确回访工作时间、回访人员、回访对象、相关单位履职情况、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由派驻(出)纪检监察组根据方案开展实地回访,提升问题解决靶向性。
漂亮的房屋、干净明亮的池塘、宽阔的水泥路面、绿油油的麦苗……去年 12 月 17 日一大早,剑阁县纪委监委派出鹤龄片区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王永红、陈九洲,来到了木马镇共同村开展「一事一回访」工作,跟踪了解该镇党委政府履职尽责情况。
不久前,片区纪检监察组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时,共同村三组群众郭增荣向检查组埋怨「低保评定不公平」。检查组随即将郭增荣反映的情况移交给了镇纪委。「谢谢你们,镇上干部给我讲了相关政策,我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搞好发展,使自己富起来!」回访中,58 岁的郭增荣笑呵呵地告诉王永红。
「通过开展回访,了解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从而督促党员干部主动靠前尽责,真正把乡村振兴中的每一件事办踏实,办在群众心坎上。」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张珩表示,截至目前,全县开展「一事一回访」1200 余次,推动解决民生诉求 1538 个,提醒谈话 35 人次。
深化纪律整顿 将好作风弘扬在一线
「产业发展起来了,咱们老百姓再也不用辛苦外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两个人一年下来有 3 万元左右,这还不算土地租金呢。」算着收入账,元山镇粮丰村十一组 66 岁村民贾军贤高兴地说道。
去年 7 月以来,按照广元市委安排,剑阁县委注重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干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结合文章,全面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紧盯群众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腐败和作风问题,将务实踏实、清廉担当的好作风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全领域。
产业绿色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据了解,和贾军贤一样,每年有 300 多名当地群众在剑橙柑橘核心示范园区里务工,其中脱贫户 40 余户,人均年增收 1.5 万元。元山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科学研判,2018 年动工建设示范园区,已完成栽种柑橘 1600 亩,主栽爱媛、金秋砂糖橘、沃柑和明日见等 4 个品种,2021 年均实现首次挂果量产。
如何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结合纪律作风整顿工作,元山镇党委政府和挂联帮扶的县统计局建立「一月一研判、一季度一调度」制度,定期就产业发展、帮扶责任落实、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督促四川中谷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现场培训和实地技术讲解,解决种植户实际问题,协调销售 2 批 1600 多公斤柑橘,落实项目资金 300 多万元、周边 4000 余亩柑橘种植发展起来……以一个个实打实的举措提升乡村振兴的成色。
作风转变离不开强有力的纪律震慑。去年以来,该县推动解决民生诉求 1538 个,通报典型案例 42 期,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10 件 15 人,党纪政务处分 3 人,组织处理 12 人。
「县纪委监委将坚守职责定位,找准监督检查切入点,从严从实强化日常监督。」剑阁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杜嫣然表示,该县将始终把严的主基调贯穿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工作要求的全过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群众从急难愁盼的一件件民生实事解决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作者 贾海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