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以监督促治理 守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过去受地形影响,我家的地又小又分散,根本没法种粮,看着地荒了,心里急啊!」剑阁县白龙镇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李春伦说道,不只是他家,周围群众也存在类似的困扰,后来有一次跟白龙纪检监察小分队的同志们唠家常时,他就反映了这一问题。
获悉这一问题后,白龙镇党委和镇纪委高度重视,立即全面排查,在该镇开展撂荒地整治。一年后,白龙镇撂荒地复耕复种 900 亩,低效林改造 3600 余亩,建成特色农林产业园 8 个,实现产值 1500 余万元。如今,土地「活」了,村民腰包鼓了,撂荒地成了「致富田」,真正实现了农田姓农、良田粮用。
剑阁县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国家粮食储备库共有 5 个库区,常年储备粮食 6.7 万吨,食用油 0.51 万吨,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以来,剑阁县纪委监委围绕省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理念,聚焦护航该县粮食安全,对撂荒地整治、「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和规范粮食购销领域市场秩序等方面实施近距离监督,将监督触角深入各个环节,全力守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整合监督力量 精准提升工作质效
白龙镇大力整治撂荒地,从「动起来」到「热起来」「严起来」,与剑阁县纪委监委推行的「纪检监察小分队」「百姓问廉」等监督方式密不可分。
「整治撂荒地过程中,白龙镇党委政府主动联合片区纪检监察组同步开展专项监督,通过『纪检监察小分队』走村入户、村民院坝会、纪检监察『码上举报』平台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确保民生问题『不撂荒』,粮食安全『不放松』。」该县纪委监委派驻白龙片区纪检监察组组长陈九洲介绍道。
在激活基层监督力量作用的同时,面上的综合治理也在提速。为提升粮食安全专项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今年 1 月起,剑阁县纪委监委聚焦粮库「责、粮、钱、人、事、制」六个重点方面开展「纪委书记盯粮库」专项监督,由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牵头,采取 5 名班子成员「包库」,「委领导 + 室组地」联动监督模式,对县域内库区实行「一盯一」定期巡库,紧盯粮库生「虱」养「鼠」和资源资产「睡大觉」等问题,守好粮食安全「责任田」。
「除了全面推进『纪委书记盯粮库』外,我们还细化了粮食安全专项监督清单、责任清单,按步骤、分阶段、有重点抓紧抓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专项监督。」据剑阁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苟超介绍,对日常监督、集中检查等发现的问题,「点对点」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对思想不重视、履职不到位的,及时约谈提醒,同时建立全县监督台账和清单,定期开展「回头看」,推动部门监管责任落实,确保问题改到实处。
深化以案促改 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
今年 3 月,剑阁县兴粮粮油购销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原出纳伏某红主动投案,接受监察调查。
「伏某红利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漏洞,伙同公司会计通过虚购虚销、擅自调账、虚增费用等方式套取公款,数额高达几十万元。」据专案人员介绍,像这样的粮仓「硕鼠」不止一个,要顺藤摸瓜深挖背后的问题线索,强化以案带案。
案发在哪里,「药」就要开到哪里。今年 4 月,剑阁县纪委监委召开全县粮食购销领域以案促改工作会,通报了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时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增强「代入感」,让震慑触及灵魂、震动心弦。
随着以案促改的深入推进,治理效应逐渐显现。据四川剑阁国家粮食储备库负责人张晓强介绍,紧扣该县纪委监委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的要求,该粮库各库区积极整改响应,增设「廉勤专员」,专门监督制度执行落实。目前,粮库已经修改完善内控制度 3 项 14 条,出台制度 5 条,交流轮岗内部职工 6 人。
「不仅要从严从快从重惩处粮仓『硕鼠』,还要做深做实以案促改促治,还民于粮香扑鼻、米袋殷实。」该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罗勇表示,要探索粮食购销领域长效治理机制,将办案、整改、治理协同贯通,实现「以案促改」的良性循环,综合释放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成效。
一年来,剑阁县纪委监委查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 13 件 13 人,党纪政务处分 11 人,组织处理 10 人,追缴违纪违法资金 150 余万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专项监督、『纪委书记盯粮库』,做实做细监督,一线发现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护好『剑阁粮仓』。」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杜嫣然表示。

(田贵安摄)
作者 陈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