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以「问廉之形」赋「治理之效」

作者作者

日前,一场「百姓问廉」现场会在剑阁县木马镇金魁村举行。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问廉会还是一场务工群众工资发放会。看得见的实惠,也改变了当地村民郭绍发对「百姓问廉」的认识。

「过去我总认为『百姓问廉』就是走个过场,开展不了多久,但现在看来,问廉确实能帮我们解决难题,问出效果。」郭绍发说。

今年 6 月,郭绍发曾向当地干部反映金魁村笋用竹园区未及时兑付工资的问题。经木马镇纪委了解,该园区每半年给务工群众兑付一次工资,本不存在拖欠问题。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该镇纪委督促园区向县林业局及时申请了专项资金,并决定在「百姓问廉」舞台上为 43 名务工群众兑付今年上半年工资共计 14 万余元,既给务工群众讲清园区工资政策,也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关心事、身边事、大小事都可以在问廉现场得到回应。

通过「百姓问廉」,把舞台搬到坝坝头,让清风吹向家门口,只是剑阁县深入推进阳光问廉工作的一个侧面。近年来,结合省纪委监委大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该县纪委监委探索构建集「阳光问政」「机关问效」「百姓问廉」三问于一体的基层问廉新体系,着力以「问」的力度催生「干」的实度,接续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打造三张名片?构建立体式问廉体系

作为四川贯通「纪检监督 + 群众监督 + 舆论监督」的有效尝试,阳光问廉工作近年来在全省各地得到有效推广运用。但群众诉求往往千差万别、问廉事项有大有小,如何提升问廉的精准性,构建全覆盖、立体式的基层问廉工作体系,成为剑阁县的实践思考。

结合当地实际,该县纪委监委探索打造出「阳光问政」「机关问效」和「百姓问廉」三张名片。

「『阳光问政』主要聚焦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情况和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机关问效』主要关注执行过程中的机关干部作风和『中梗阻』等问题,『百姓问廉』则把视线贴近基层群众,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杜嫣然表示,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层分类开展问廉,以「问」的贴合度精准匹配「事」的复杂度,从而推动阳光问廉覆盖到宏观层面的决策部署、中观层面的落地执行和微观层面的现实关切。

虽然,三种问廉方式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并非内在割裂开来。「比如,在『百姓问廉』中,如果群众对某类惠民政策反映特别多,这就有可能涉及干部的执行问题,就需要通过『机关问效』来查纠短板和不足。」杜嫣然说。

在从整体上完善问廉体系的同时,为确保问廉的实度与效度,从前期走访、现场问廉到督促整改、结果运用,该县也探索构建工作闭环。

据该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张珩介绍,为精准发现问题,该县整合纪检监察小分队、村级义务监督员、新闻媒体、基层群众等多种监督力量,以暗访、走访、接访等多种方式收集问题线索,问廉过程中又采取不预演、不彩排的方式,以「硬碰硬」质询评议、「实打实」测评打分等方式确保问廉的「辣度」。问廉结束后,根据问题事项的具体情况,分层分类建立整改清单,并将整改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和个人评优评先挂钩,倒逼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狠抓整改落实。

把问廉「辣度」转化为发展「速度」

「我家屋后的公路因为大雨冲刷,现在部分路段已经出现安全隐患,万一出现安全事故,谁来负责?」

不久前,在该县杨村镇佛山村的「百姓问廉」现场,村民苟春山向该镇副镇长梁国龙发出「辣味」质询。

「我们会立即在道路两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向县应急管理局申请项目资金,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梁国龙当即拿出解决方案。

一个月后,苟春山屋后的公路已经完成测绘,施工方案的制定也接近尾声。这种说做就做的作风令苟春山印象深刻。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阳光问政」的现场。面对四川骁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峻诚提出的「招商承诺返还厂房租金未兑现」的问题,该县副县长谢家远当即承诺「我们新官要把旧账理清算好」。节目播出第二天,该县营商办干部和县纪委监委营商环境联络员立刻进驻企业,及时查明相关情况,并敦促相关部门立刻整改。仅一周时间,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随着问廉工作的深入推进,一大批社会各界关心关切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百姓问廉」为例,截至目前,该县已有 48 个村开办相关活动,收集意见建议 325 条,推动解决群众诉求 225 个。

与此同时,问廉的「辣度」也催生了干部干事的「力度」,最终接续转化为发展的「速度」。作为市场主体,四川盖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莲就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我能够感受到剑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扑下身子抓落实的态度,我们企业对今后的发展也更具信心和动力,我们立志要做中国最强道路新材料企业。」王云莲说,根据目前的预售订单,今年企业可创造上亿元价值,税收达到营业额的 6%,企业的增收与地方的发展将实现共赢。


作者 杨智淋 田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