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之笔绘高质量发展画卷

溧阳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成就了「长三角生态福地」的美名。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愿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敬畏之心守护环境,以生态之笔绘就美丽画卷,努力探索一条以环境优美、产业美丽、生活美好为鲜明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奋斗者的姿态,全力答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溧阳答卷」。
以天目湖品牌为引领,绘就诗意山水画
溧阳具有「三山一水六分田」的资源禀赋,生态本底良好,自然环境宜人。这是打造「最美」品牌,凸显「副中心城市」地位的最大基础和最宝贵资源。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守「生态为本」,在统筹推进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进程中,始终把旅游作为最能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天目湖「小题大做」被「一锅鱼头」炒热,从一座小水库迅速发展成为一处山水交融、诗情画意的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创成国家 5A 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成为我省旅游景区上市「第一股」,为溧阳打造旅游产业新地标注入了新动力。以天目湖为龙头的「三山两湖一团城」全域旅游大格局精彩呈现,形成了醉美天目湖、七彩曹山、悠然南山等山水诗意品牌。全市冠以天目湖品牌的农副旅游产品近 100 个,建成 19 家省级乡村旅游区(点)和 11 个国家工农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星级企业。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提高到 11.9%,成为不折不扣的支柱产业。
以乡村振兴为愿景,镌刻美意田园画
乡村承载记忆,田园孕育希望。作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依托乡村广阔天地,描绘动人图景,走出一条具有溧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答题。近年来,我们在统筹推进环境保护提升的同时,立足打开空间、激发活力、提高效益的更高目标,坚持向环境要活力,向环境要生产力,吸引有实力、有情怀的工商资本下乡,重塑乡村肌理,打造美意田园。高标准建成 62 个常州市级以上美丽乡村,打造悠然南山、牛马塘等 7 个特色田园乡村,是全省建设试点最多的县市之一。去年,我们又依托「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精心打造以「生态 1 号、旅游 1 号、文化 1 号、富民 1 号」为内涵的 365 公里「1 号公路」。对内串联起市域主要的景区景点、312 个自然村、220 多个乡村旅游点,对外通达周边 7 个县市区,以路引景、串珠成链,擘画出一幅「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最美风景。美丽「彩虹路」在将人们引向诗和远方的同时,把更多的溧阳农副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带动沿线近万户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实现年人均增收 1.3 万余元。田园牧歌、绿里生金的乡村振兴愿景正展露出现实模样。
以精致精细为内核,勾勒城市工笔画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风格。就溧阳而言,我们在做大做强城市主体功能的同时,将精致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始终,全力提升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塑造城市气质,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我们以「工匠精神」展现城市风貌,用「绣花功夫」打造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燕山城市公园,「一类公厕」实现城区景区全覆盖。系统实施生态绿道、生态廊道、郊野公园等六大环境提升工程,全市年均新增绿化面积 15 万平方米,城区绿化率提高到 42.2%,人们步行 5 分钟就可以进入绿地、10 分钟就能身处公园,随时享有「处处皆绿、人人可感」的绿色空间。我们以感恩之心传承历史文化,依托 2200 多年建县史,高标准建设宋团城滨水休闲景观带,积极恢复历史文化遗存遗迹,连续三年举办「宋团城观灯节」,打响「团城」特色文旅品牌,吸引周边游客超 300 万人次,创下近年来全市大型活动举办人数之最。宜居的城市环境,精致的城市生活涵养了溧阳的「好人生态」,传递了道德的力量,全市先后涌现出近 30 名省级道德模范。
以美丽画卷为基底,绘就高质量发展愿景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三幅画卷」在勾勒出美丽溧阳独特气质的同时,也进一步释放出精致山水的「生态磁力」,为溧阳高质量发展打开了空间、提供了支撑。
高端资源加速集聚。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正越来越得到认可。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提升南京首位度、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的重大决策中,我们进一步依托生态优势,旗帜鲜明把深度接轨南京作为绿色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项目、科技、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和创新力量源源不断向溧阳集聚,全面开启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上汽集团、宁德时代新能源等行业龙头企业接连入驻,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纷至沓来,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中英电动汽车联合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携手加盟,生态已然成为溧阳吸附高端资源要素的「强磁场」。
发展动能持续转换。高端资源孕育了美丽经济,催生了绿色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生态为本」理念,在坚持「三个绝不」(绝不重走老路,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绝不乱铺摊子,推动资源集约利用;绝不竭泽而渔,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严把项目安全、环保入口关的同时,把发展的眼光锁定在行业一流、全国领先的水平上,瞄准先进制造、高端休闲、新型智慧、现代健康「四大经济」产业方向。以先进动力电池产业为突破口,连续三年建设 3 个百亿元级项目,引进 40 家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年内产值有望达到 300 亿元,将成为溧阳历史上首个千亿元级产业。全市「四大经济」产值占比进一步提升到 49%,冶金、建材等产业产值占比下降到 23%,江苏中关村创新驱动能力位居全省同类开发区第二,在「一升一降」中实现了发展动能的根本转换。
转型升级更加有力。绿色发展让溧阳尝到了甜头,也进一步坚定了加快转型升级的决心信心。我们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把去产能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机结合,有序推进落后过剩产能淘汰。全市仅去年就化解钢铁、水泥产能 120 万吨,依法处置「散乱污」企业 100 余家,盘活存量土地 1.3 万余亩。全面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创新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企业走以提高单位资源要素产出率和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创新要素生产率为方向的发展之路。近三年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亩均销售、税收分别增长了 23.6% 和 114.9%,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了 13.5%,形成了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汽车及零部件、农牧与饲料机械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其中,智能电网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双双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农牧与饲料机械产业占据了国内 70% 以上市场份额。绿色发展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澎湃动力,成为驱动溧阳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溧阳未来发展的总纲和贯彻始终的主线。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优美生态为基底,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不断提升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含金量」和「含绿量」,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溧阳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霍宏光
作者 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