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和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的审计事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其对于维护财经法纪,治理经济环境,加强廉政建设,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计事业要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以人才作为根本支撑,大兴人才兴审战略,构建人才发展新机制,统筹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一、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思想素质要过硬。人的品德和素养是决定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国家资产和人民利益的「经济卫士」,审计人员要有不断学习政治,紧随时代步伐,积极改造主观世界的优良品质,在思想观念上始终保持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相适应,既要执法为公,坚持原则;又要通情达理,依法行政。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任务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审计程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以律己、不徇私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审计事务。
(二)业务素质要过硬。审计工作业务性很强,专业性要求高。现代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基础的会计知识,还要具备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技能。要具有业务专长能力。要想业务有专长,必须坚持业务学习制度,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审计人员报考各类与审计有关的职称,对考取合格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要具有计算机 AO 审计的应用能力。审计人员要全部参加微机学习培训,了解基本知识,掌握操作方法,会进行文字输入和文件处理,会制作处理电子表格、熟练掌握 AO 运用的流程,会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要具有勇于创新能力。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勤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拓展审计领域,打开新局面,取得新突破。
(三)综合素质要过硬。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要求和趋势。审计工作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对社会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要与不同审计对象打交道,良好的沟通艺术和技巧,可促使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审计项目。审计工作的宏观监督职能,又要求审计人员善于运用宏观思维。审计工作需要依靠审计人员的集体智慧、分工协作去完成。审计人员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所以,相互之间要注意协调配合,以己之长,避他之短,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共同为团队的整体利益与目标的实现而尽力。
_二、当前影响审计人才队伍健康发展的几个误区
一是「高学历等于人才」的误区。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惟学历、惟职称的人才评价标准,整个社会对于高学历、高职称产生了片面的追求,出现了「混文凭、捞文凭、买文凭」的怪现象。「学历不等于能力」。要想成为适应现代审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最终转化为实践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要跳出「高学历」的框框,既讲学历,又不搞「唯学历论」,以「有用人才」的新观念,去审视、认定人才。
二是「人才流动」的误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流动不仅成为必然,而且速度不断加快。人才的流动对于某一个单位而言或许会带来损失,但人才流动到更能发挥作用的地区和岗位,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却具有更大的推进作用。有的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为难人才、卡住人才、阻碍人才流动的做法,是对人才的束缚,损人不利己。用人单位应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支持人才向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流动,并实现个人、单位和社会三方共赢。
三是「人才培训」的误区。人才的后续教育与培训是永葆人才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各级审计机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重配备调整,轻教育培训管理的现象。新进入审计队伍的工作人员在自我把握、自我定位上显得很盲目,不能够较快适应新职位、新岗位的要求,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形成缓冲带,从「后台」到「前台」缺乏必要系统的培训,即使培训了,针对性不够强,空的多实的少。
三、构建审计人才发展新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构建先进的审计人才管理理念。树立审计理念,创新审计人员的思维,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促使审计人员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与现代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要充分释放每个审计人员的个性发展,积极使他们实现自身价值。二要树立团结合作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宽,审计内容越来越复杂。现代的科学审计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只有发挥人才团队优势和整体优势,才能形成合力。要积极培养审计人员的团队合作理念,正确处理好专业分工和协作,建立更加和谐的团队合作机制。三要树立整体推进的理念。在审计人才的管理与配置中,既要突出重点,也要注意平衡,分清轻重缓急;既要强调团队的整体建设,发挥整体的优势,又要注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个人的潜能。只有这样,审计人才的管理工作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二)构建先进的审计人才创新机制。增强人力资源培育开发能力是审计机关人才建设的核心。一要构筑终身教育机制。活到老,学到老。保持人才的持续发展,就需要开展继续教育,推动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建立起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创新教育培训内容,逐步建立起审计人才终生教育的机制。二要搭建职业管理机制。不仅审计机关要积极规划,为审计人才搭建好将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个人也要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激发个人的内在性需要。引导审计专业人才和审计管理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职业素质,取得不断进取的动力。三要构筑选拔任用机制。坚持不断完善选拔任用制度,营造公平择优环境。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以竞争上岗为主体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竞争上岗成为审计人才选拔的主要方式之一,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构建先进的审计人才发展环境。人才的发展不仅需要内因,还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家正确对待名利,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扎实工作。坚持组织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表现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等等。同时,建立并完善访谈制度、审计项目交流点评制度、工作考核评估反馈制度等,以达到用良好的环境凝聚人才的目的。
责任编辑:许筠
作者 杨柔坚 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