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擦亮作风建设名片

作者
作者
全面改进服务精准部署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了新部署,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就审议出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发出了作风建设再出发的动员令。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纪委三次全会上对纠正「四风」提出了新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拿出恒心和韧劲,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效显着

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始终把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心工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气和决心,毫不动摇地打好改进作风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强化压力传导,层层压实责任。坚持把强化责任、落实责任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首要任务。省委及时出台改进作风十项规定、「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和问责实施办法等,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刚性约束。各级党组织把作风建设情况列入巡视巡察、责任制检查的重要内容,作为民主生活会、述责述廉的重要方面。建立党委、政府、纪委联动督查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作用,开展专项督查,形成作风建设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对顶风违纪行为实施「一案双查」,以强力问责推动责任落实。十八大以来,全省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领导干部共 1239 人,其中 2017 年问责人数占 46%,问责力度不断加大。

突出问题导向,实施精准治理。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找准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靶向发力部署专项治理,做到抓一项、成一项、巩固一项。结合实际先后组织开展基层报刊征订、违规收受购物卡等 29 项专项治理,上下联动,全面整治,精准施策。连续 4 年开展反浪费反奢侈专项整治行动,全省「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连续两年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共查处问题 796 起、处理 1916 人。在全省组织开展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集中排查整治,运用信息化手段筛查问题线索,组织督查督办。对「会所中的歪风」进行清理整治,并综合利用线索开展跟踪督查,防止反弹回潮。在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同时,注重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督促调整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突出群众认可;大幅压减行政权力审批事项,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严格控制创建达标和评比表彰活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等,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

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坚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看住节点假期,利用交叉互查、大数据筛查等方式,组织明查暗访,不留死角。对督查发现、群众举报、部门移送、媒体反映的「四风」问题线索,及时组织核查,快查快结;对执纪审查对象存在「四风」问题的,先于其他问题查处通报。十八大以来,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6590 起、处理 9665 人,其中党政纪处分 5625 人,纪律处分从 2013 年的 12.3% 提高到 2017 年的 72.9%,越往后执纪越严;在查处的问题中,违纪行为发生在 2016 年、2017 年的分别占 11.6%、6.4%,存量不断减少,增量明显遏制。坚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制度,省市两级实行月报数据对外发布。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省纪委共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65 批共 305 起,不断强化教育震慑。

注重立规明矩,健全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着力在健全具体规定、强化制度执行上下功夫,逐步形成具有江苏特点的制度体系。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公务接待、商务接待、调查研究、因公出国、节庆论坛展会、作风建设督查、干部担当作为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规定 58 项。省业务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分别出台内部食堂管理、驻外办事机构管理等一批务实管用的配套制度。省纪委在全省部署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措施执行情况「回头看」,督促 17 家省业务主管部门报送配套制度清单及执行情况,对 6 个设区市、8 家省业务主管部门制度措施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督查,推动健全完善制度,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深刻认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

十八大以来,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作风顽疾,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都发生了深刻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一件又一件小事中亲身感受到真切变化。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克服不良风气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回潮复燃的压力依然存在。从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情况来看,面上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被刹住,但仍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不收敛、不知止,顶风违规违纪。2017 年,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2170 起、处理 3465 人,比上年分别增长 55.7% 和 70.7%,其中当年新发生的问题 422 起、处理 628 人,绝对数量仍然不小。特别是在越往后执纪越严的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出现一些新情况新表现。

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老问题」由明转暗、花样翻新。在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下,公款吃喝等「老问题」潜入地下,呈现出「显性减少、隐形渐深」的特点,穿「隐身衣」逃避检查,打「擦边球」规避监督,甚至变换花样顶风违纪,手段方式更加隐蔽,增加了监督查处的难度。比如,有的「转嫁费用」违规吃喝,在培训中心、内部食堂甚至异地吃喝,或向下级单位、企业转嫁吃喝费用。有的「瞒天过海」公款旅游,以党团工会活动、优秀职工奖励、干部疗休养等名义组织,或借出差、培训之机旅游并报销相关费用。有的「移花接木」违规用车,以借用之名长期占用下属单位或管理服务对象车辆,或「私车公养」。有的「巧立名目」违规发放补贴或福利,或以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为挡箭牌违规发放。有的「暗度陈仓」违规收送礼金礼品,送礼方式由现金、购物卡等传统手段,变为微信转账、电子预付卡、快递等隐蔽方式。有的「化整为零」大操大办,分批次、小规模、多地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甚至只收礼不办酒席,等等。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新表现」值得警惕、亟待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指出的「十种情况」,在我省一些地方、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问题,在少数单位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随着纠正「四风」工作不断深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呈现出新表现新动向。有的「重表态、轻落实」,对贯彻上级决策部署「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口头上态度坚决,实际工作中往往从本地本部门利益出发,打折扣、搞变通,甚至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有的「重形式、轻实效」,把开了多少会、下基层多少次、建了多少制度,作为检查考核指标,至于效果如何,无人问津;有的把精力放在文件起草制定上,热衷于搞文件配套、制度汇编,但是否执行到位则没有关注。有的「重包装、轻实干」,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热衷于标新立异、提新口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项工作刚开展就急于包装粉饰,用材料来架空工作;安排调研活动,只看「门面」和「盆景」,不看「后院」和「角落」,调研报告洋洋洒洒,甚至获了奖,但调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党员干部乱作为得到明显遏制,但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增多,有的为了自己「少麻烦」「不出事」,遇事不敢担当、怕担责任、消极回避。一些地方和部门「文山会海」现象没有根本好转,习惯于「开会才算重视,发文就算落实」,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牵扯干部较多精力。

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必须以徙木立信的精神,坚持不懈抓下去。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紧盯「四风」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持续擦亮作风建设名片。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要把加强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党组织履责记实、述责汇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认真查摆「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采取过硬措施,扎实抓好整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从自身做起,带头严格执行作风建设规定,带头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带头整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形成「头雁效应」。

坚持已有成功做法。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层层压实责任,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紧盯重要节点、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及时通报曝光。紧盯重要节点、具体问题线索和「关键少数」,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严查快处。对十九大后仍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员干部,一律从严处理。认真落实《问责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在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事人的同时,实行「一案双查」,倒查相关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履行情况,对履责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对十九大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纪律处分的,原则上都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继续巩固拓展深化。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具体办法》,认真梳理本地区本部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切实抓好整改,补齐工作短板。创新监督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和各类消费记录平台、税控电子信息平台等大数据资源,拓宽监督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隐形变异问题,进一步增强监督检查实效。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剖析典型案例,查找制度机制漏洞,进一步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制度规定。认真落实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要求,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等机制,推动形成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根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增强群众感情,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相关制度,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作者系江苏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