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现基层组织工作新作为

作者
作者
全面强大提升深入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有多方面内容,提升组织工作质量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要不断优化、提升组织工作的理念、思维、方式、机制和载体,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创造性,全面展现组织工作的新时代新作为。

强化政治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政治建设作为核心和灵魂,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全县掀起党员干部共谋发展的「头脑风暴」。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依托省市县委党校、干部学院、红色教育基地等平台,举办党性教育培训班,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政治纪律是党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纪律的基础。全面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把引导全县党员明责守规作为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教育先行、提醒预防、抓早抓小,引导党员干部时刻校标对准;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开展优秀党课下基层、「党旗在飘扬」等活动,党员干部规矩意识显着增强。加强制度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把「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有实质内容,而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走过场。引导党员干部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违背党性要求的现象和行动,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制止。

注重系统化思维,推动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建设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系统化思维,把组织工作放在发展全局来谋划和推进,注重在发展一线培养干部、选拔干部、使用干部,注重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把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以专业化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为提升党员干部专业素质,我们策划举办县域经济发展、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等专题研修班,弥补党员干部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紧扣发展大局选干部、配班子、强队伍,注重为想干事的人搭建舞台、给能干事的人创造机会,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重用真抓实干的干部、专业敬业的干部、敢于开拓创新的干部、富有活力的干部。以「党建 +」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探索推广「党建 +」工作模式,通过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设计、活动开展,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经济工作中去,探索形成「党建 + 经济」「党建 + 治理」「党建 + 民生」等模式。成立驻外招商分局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先锋队参与重点工程建设;在服务窗口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选派 45 名优秀中层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以科学化考核激发干部正能量。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扩大干部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严格按规矩办事,把干部精气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制定《关于激励干部发挥先行作用的实施意见》,对干部给予思想上关怀、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和能力上培养。创新机关单位综合考核机制,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建考核、绩效考核纳入干部队伍综合考核体系,对 113 家机关单位进行全面考核,强化机关单位创先争优意识。结合镇(街道)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考核、县直机关绩效考核,对责任领导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实行月公布、季考核、年终排名,让干部时时有压力、处处争先进。

突出改革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发展的主要动力,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基层改革创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大幅提升。探索建立「农村社区联合党总支」,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根据农村区域发展的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通过建立联合党总支,强化基层党组织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安国镇按照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产业基础相似的原则,成立 6 个社区联合党总支,6 名镇党委委员兼任总支书记,所辖村支部书记兼任副书记或委员,形成镇党委、社区党总支、村党支部农村三级党建工作新格局。联合党总支通过「联动共建、联席议事」的运行模式,与所辖各村之间互联互动,形成党建工作网络化、党群工作一体化的格局。同时,探索以先进带后进、强村带弱村的方式,通过建立联合党总支,有力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区域协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构建村级「一核三体」机制,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针对村「两委」决策与村民参与脱节、村级事务管理与村民监督缺位现象,探索在村「两委」之外建立村级党群议事会,议事会设立村民意见征集组、民主理财组、村级事务监督组三个小组,构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村级民主治理体系。凡是涉及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支配使用、全村发展和多数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必须通过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议事会决议三个环节进行民主决策,做到议题、方案、过程、结果「四公开」,构建形成「三议四公开」村级民主决策机制。目前全县具备条件的 356 个村全部建立了村党群议事会,既提升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与村民自治的和谐统一。开展「党群共富联合体」创建活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按照「党员带群众,干部带农户,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在农村社区广泛开展「党群共富联合体」创建活动,以党员创业大户或村组党员干部为带头人,以资金、技术、项目、劳动力为纽带,与农户结成创业联合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魏庙镇一位种植大户,个人流转土地 2600 多亩种植优质稻米,并创办了稻米加工企业。依托这一党员致富能手,佟场村成立了稻米种植加工党群共富联合体,通过「技术互助,信息共享」,走出了「公司 + 基地 + 农户 + 产业工人」的路子,带动农户 800 余户,拓展流转土地 3200 亩,户均增收 1200 元以上。

(作者系中共沛县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李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