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沿海中心城市

作者
作者
全面功能开发强大提升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把连云港建设成连接长三角与环渤海的国际性海港城市,提升连云港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的地位。积极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江苏北部及我国沿海中部中心城市,对于推动连云港的跨越发展、提升江苏经济竞争力、促进东中西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把连云港建设成中心城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是实现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陆桥沿线的发展需要拥有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功能的中心,而环渤海湾经济区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北端,长三角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二者对中西部地区的扩散效应由于受地理条件等限制而均较薄弱,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全面起飞,必须在陇海——兰新经济带新构建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增长极。所以,积极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是连东启西、承外接内,带动和支撑中西部崛起振兴、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龙头所在。
  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是构建国家对外开放新门户的有效途径。连云港向东濒临日本、韩国,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连云港作为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地处陆桥经济带与东北亚经济圈两大国际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中西部地区走向世界最宽敞的东大门。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将有力拉动陇海——兰新经济区的发展,更好地辐射带动中西部的开放,推动中西部地区融入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就连云港自身而言,因其独特的战略区位也必将成为连接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国际门户。
  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是完善我国沿海城市布局的根本要求。从我国沿海城市布局来看,位于沿海中部的苏北沿海是经济发展的洼地。长三角经济圈以上海为核心,带动了周边江、浙两省苏州、无锡、杭州、嘉兴等城市的发展;珠三角以深圳香港城市联合体为中心区域,联合广州等城市组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圈;以沈阳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带动了辽东南城市圈的发展。而苏北沿海地区发展滞后的真正原因正是由于缺少像上海、香港、沈阳这样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的区域中心城市。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就可以迅速在我国沿海中部崛起一個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城市,改变我国沿海城市布局和发展的不均衡状况。
  将连云港建设成为苏北及沿海中心城市,是打造区域新增长极的必然选择。连云港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经济圈,在国家沿海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历史的原因,江苏沿海长期处于我国沿海生产力布局的“塌陷带”。因此,将连云港打造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从国家完善整个沿海生产力布局的战略的高度,通过发挥连云港中心城市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径,可以在我国沿海中部崛起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起从环渤海湾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进而实现我国东部沿海整体联动和江苏全省的协调发展。
  
  连云港的功能定位与战略举措
  
  根据发展目标,连云港的功能定位为中国沿海中部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其战略重点为:以优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对我国中部沿海地区和陇海——兰新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区域性的航运中心、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区域性的商贸中心、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区域性的信息中心、区域性的旅游中心。
  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完善港口海陆空河立体集疏运体系,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区域性航运、金融、商贸、信息、旅游“六大”中心建设,努力建设航运资源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交易活跃、国际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国际航运物流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陆桥航运中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并与上海等其他长三角城市一起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适应世界港航发展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大力加强深水航道、专业码头、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开拓航班航线、申报保税港区、运作保税物流中心、培育航运市场,不断完善航运中心功能;以港口物流为主导,以发达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为依托,以信息平台为载体,充分利用航空港、深水港优势,构建集转运、仓储、批发、配送于一体的物流体系。
  区域性的商贸中心。全面提升商贸业的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促进金融、物流、会展、专业服务、旅游、文化创意等支撑行业的融合发展,突出商贸中心的聚集、辐射、示范、展示、服务、创新等六大功能,打造辐射沿陇海线产业带、沿海经济带的批发贸易高地、时尚购物天堂,建成贸易总部密集、交易服务完善、要素市场完备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健全金融体系、培育金融市场、加快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环境,全面提升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显著增强金融对港城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单元的服务、带动、辐射效应。建成集区域性金融市场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于一体,拥有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有相当规模和影响力,服务于苏北、鲁南地区,向西辐射陆桥沿线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区域性的信息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推进区域内信息化建设和加快实现企业信息化为主体,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根本,以信息人才和政策环境为依托,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及软件业,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行业和企业信息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建成服务功能完善、高效,集聚、扩散效应和带动作用突出的国内区域性信息中心。
  区域性的旅游中心。以高端规划为引领,以特色文化为灵魂,以景区建设为基础,以区域协作为手段,实施市场引导战略、联动发展战略、跨越发展战略、景区带动战略,促进旅游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促进行业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建成立足苏北鲁南地区、辐射陆桥沿线、面向日韩市场的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建成国际知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连云港中心城市建设,既要从连云港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出发坚定不移,又要从连云港现有的基础出发在国家和江苏省两个层面上予以政策倾斜。在贯彻落实好国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已经制定出台的沿海开发相关政策的同时,建议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升连云港在江苏省的城市定位。随着连云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地位得到确立,应赋予连云港苏北中心城市的定位,并进而争取成为我国沿海中部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二是进一步在生产力布局上给予倾斜。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重点在连云港布局石化、钢铁、造船等临港工业大项目,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I临港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建成长三角乃至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三是进一步加快以港口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30万吨级航道,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口港区、疏港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沿海铁路建设,及早推进至南京、青岛、徐州的城际铁路。建设连云港大型机场,构建我国沿海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网络枢纽。四是争取在连云港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赋予相应的对外开放政策,使连云港成为沿陇海线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门户。五是争取设立连云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争取将徐圩新区设立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赋予徐圩新区更多优惠政策。六是争取设立连云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同时参照国家对霍尔果斯的做法赋予连云港口岸更多特殊政策,使连云港口岸与霍尔果斯口岸东西呼应,更好地发挥连云港在促进东中西互动和东北亚与中西亚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 江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