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地域特色农业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底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带好头、领好向」,「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近年来,大丰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全力组织开展深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突破年活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 年农业总产值达 163.32 亿元,农业增加值 73.18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6399 元。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
紧紧围绕特色做文章,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做大规模,做优做强品质。一是主攻高效设施农业。坚持将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以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带、永久性蔬菜基地和设施农业重点村建设为重点,以项目为抓手,通过千亩片、百亩匡、一户一棚等建设,推动高效设施农业上规模、创特色。共建成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 12 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 19.15 万亩,一户一棚达 2 万多户,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二是做大旅游休闲农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以乡村旅游产业链打造为核心,突出生态风光、农业体验、四季采摘、休闲娱乐、农家乐,将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结合,实现农业与旅游、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了荷兰花海、梨园风光、丰禾大地等休闲观光农业,丰收大地、盐土大地、恒北村入选「首届盐城最具魅力休闲农业园」,丰收大地、盐土大地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三是做强创意设计农业。精心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不断做大设计农业、创意服务、产品营销、种苗提供等基础产业,做精创意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植保体系服务、农业会展培训等服务项目。组织开展专家企业对接会、咨询会、订货会和专题培训活动,提升创意设计农业层次。主动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民经纪人,整合资源与品牌,实现农业服务类型「全覆盖」。四是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农业招商与主导产业培育相结合、与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发挥企业、园区、基地招商主力军作用,积极参加省农洽会、农交会、名特优农产品(上海)推介活动,招大引强,吸引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落户大丰。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三资」投资农业 59.66 亿元,新增年销售 500 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32 家,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 家,省级龙头企业 7 家。
创建示范典型,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向精致化发展。一是高水平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坚持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用现代科技提升园区,不断集聚产业、打造特色。全市共建成市镇两级特色园区 18 个,「盐土大地」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丰收大地」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是高标准培植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整合农产品资源,大力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升大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三品」总数达 342 个,南阳镇辣根和大中镇早酥梨分别被评定为蔬菜类和果品类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恒喜」注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大丰东沙紫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裕华大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认监委认定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三是高起点推广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大力引进全国知名的重点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实施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智能全面管理技术等创新项目,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共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26 个。创新网络营销思维,精心构建集产品广告、交易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大丰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络,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落户大丰,建成村级服务站 6 个,覆盖 80-100 个村;辉丰股份农一网上线运营,成为国内首家农药网上直销平台;「丰收大地」农副产品网络营销中心建成 1 万平方米电商运营中心,入驻电商企业 12 家。
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完善顶层设计、细化改革举措,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大力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做优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环境,在土地流转、技术服务、信用贷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吸引农村青年、大学生、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成为农村新型经营队伍的主体、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全市共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 809 家、土地股份合作社 244 家、家庭农场 131 家。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交易市场、服务网站,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窗口化」、「一站式」服务。实施联耕联种,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 56 万亩,其中,「联耕联种」面积 25.67 万亩。实施城乡联动改革,推进农民持土地股份进城镇、持社会保障进城镇、持房进城镇,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全力推动全民创业。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率先创建全民创业银行,设立 1 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对符合申请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创业投资。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私营企业 13589 户、新注册个体工商户 38537 户,自主创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四是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设立 1 亿元财政专项保证金,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活变现」。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一村一站」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实现支付同步、服务同质。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不断提升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内涵和水平,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上台阶。一是优化农业生产环境。扎实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各类项目 16 个,疏浚大中沟 630 条,农村排灌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二是靓化农村生态环境。组织实施农村垃圾集中处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沟河整治长效管理和城乡供水一体化「3+1」工程,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体系,近 50 万农村居民喝上城市自来水,12 个镇全部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污水处理厂,连续三年被省表彰为村庄环境整治先进县(市),草堰镇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大中镇新团村、新丰镇太兴村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三是美化农民生活环境。按照「全面整治提升、打造康居乡村、实施长效管理」要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试点镇村建设,加大「康居乡村」创建力度,建成省三星级康居乡村 6 个。强化「市镇同创」,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在盐城率先建成省级生态县(市),新丰、西团等 10 个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省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91% 的村建成盐城市级生态村。□
(作者系中共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尤 展
作者 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