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服务群众新通道

作者
作者
事务全面功能稳定解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这一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走在前,以城乡统筹党建引领和助推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新沂市积极整合市镇机关优势资源,组建「城乡统筹党建服务团」,实现队伍「联育」、阵地「联建」、载体「联创」、发展「联手」,打通城区为农村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新通道,取得明显成效。

队伍「联育」强素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组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肩负引领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任务,必须选优配强。因此,新沂市针对农村人才缺乏问题,开辟「绿色人才通道」,推动人才在城乡统筹中双向交流、良性互动。抓住村委会换届契机,择优选派服务团成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或是党建工作指导员,重点帮助解决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村级事务管理不规范、党员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选派村「两委」负责人和后备干部到市直帮扶机关挂职学习,到发达地区和企业跟班锻炼,实现机关干部与基层干部交流互动。同时,联手推进「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显着增强。

阵地「联建」搭平台。用「小」阵地接地气,服务「大」农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是服务群众树形象的阵地,更是锤炼干部转作风的平台。新沂市统筹城乡资源,按照不少于 300 平方米的建设目标,17 个服务团多方筹集资金 6000 多万元,全面完成 253 个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改建扩建任务,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布局不断完善,实现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目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实现审批办证、小病治疗、农技培训、信息咨询、日常购物、文化娱乐「六个不出村」。实践证明,利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市镇村三级干部在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得到彰显。

载体「联创」铸品牌。品牌代表信誉、实力和形象,品牌的背后是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期望。铸造为民服务品牌,才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沂市从服务团遴选专业技术人员、从镇村选聘「田秀才」和致富能手组建「专家党课团」,行走在田间地头开展「专家党课村村行」活动,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手把手破解技术难题,让党课变成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专家党课村村行」先后授课上万场次,解决生产资金 780 余万元,帮助 4.5 万名农民掌握 1—2 项创业致富技能,推动 112 个村特色产业上规模。服务团还把每月 10 日定为「党群统一活动日」,联合镇村党员、团员举办节日慰问、清洁家园、技能培训、文体娱乐等活动,以活动聚人心、让群众得实惠。

发展「联手」增实效。村级集体经济是为民服务的基础,「仓中有粮」,有钱办事,才能根治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有心无力等问题。因此,必须整合资源,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让城乡协同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去年以来,新沂市大力推进「三增三强」工程,以「班子增活力、集体增资产、群众增收入,基础设施强、服务阵地强、民主管理强」为目标,鼓励服务团和各村联手,充分利用市场杠杆,整合配置各类资金资源,采取盘活存量资产、建设标准厂房、发展合作经济、组建实业公司、发展服务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服务团通过思想帮扶、政策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等形式,20 个试点村成效初显,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共新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刘 忠


作者 杨远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