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方式转变在连云港的思考

作者
创新探索质量部署高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央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当前,连云港市正处在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全力推进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抢抓发展机遇。苏南等发达地区之所以能够率先发展,关键在于不固守某种定势,善于捕捉机遇、乘势而上。连云港是国务院确立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20多年前,由于机遇的错失,拉大了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的距离。实践证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就可能取得发展和进步;错过机遇、怠慢机遇,其结果则必定是贫穷和落后。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连云港必须抓住再次面临的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抓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机遇。2009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将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也把港口的发展作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并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连云港。连云港要抓住由此带来的政策导向上的重视、项目布点上的倾斜、舆论环境上的支持等有利条件,并使之转化为快速发展、崛起腾飞的强大动力。二是抓住纳入长三角发展格局的机遇。早在2008年9月,国务院公布的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将苏北纳入长三角发展格局,并明确提出要加快连云港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连云港要加快推进组合大港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提升产业配套能力,致力于打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载地、资本扩张新高地、大宗产品供应地、旅游休闲首选地。三是抓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让陇海兰新经济带快速崛起,形成东西贯通的又一条经济流,是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而这一战略的研究和实施将焦点汇聚到了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交会之处的连云港。连云港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条件独特、战略地位重要、后备资源充足等优势,培育节点城市的经济圈。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立足市情实际。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这要求我们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连云港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具备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条件。2005年以来,连云港市持续掀起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7.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0%。目前全市工业化率达到37.5%,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42%,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攀升期。这一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明显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发生剧烈变革;大规模开展城市、港口、交通、园区等基础设施和工业投入,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临港工业蓬勃兴起;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对照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连云港市的发展符合经济起飞阶段的基本特征,将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比重偏高,工业主导地位不突出,三产发展相对滞后。二是资源配置效益不高。港口、海洋、旅游等诸多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依然存在。四是资金、人才、科技等瓶颈制约比较严重等。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明确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打好攻坚战。着力在发展中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坚持把优化经济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一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快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重点产業合理布局、集约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连云港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尤其是新医药产业板块,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要找准国际产业发展新方向,立足较好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调整不适应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围绕中央商务区、海上CBD等城市功能建设,加快发展金融贸易、商务会展、总部经济。依托“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活力源泉。通过改革,可以激活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的发展资源。通过创新,可以赢取创新成功的巨大边际效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勇于创新求变,善于进行差别竞争。一是创新方式方法。伴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趋向从紧、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加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老办法已经不管用,旧套路根本行不通,必须大胆探索,敢闯敢试。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解决用地、项目、融资、建设等方方面面加快发展中的难题,不断兴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二是创新思路。从连云港的实际来看,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在加快发展中体现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中快速崛起,争取后发先至。要吸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着力发挥连云港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产业高端化道路。将新型临港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高效外向农业等作为主导产业,保持发展的高质态和可持续。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淡化“唯GDP”的目标导向,确定一些可以衡量发展方式转变深度和广度的指标体系。注重将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革除一切妨碍、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综合利用财政、信贷、环保、土地、贸易政策以及技术标准、价格杠杆等,加快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注重统筹发展。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连云港要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城带乡;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一是坚持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在城市发展战略取向上,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着力建设一个生态型、高端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二是兼顾各方平衡。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既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努力实现均衡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三是注重城乡统筹。把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崛起作为连云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突出抓园区、抓项目、抓产业,全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进程,避免产生新的城乡矛盾。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建立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长效机制,在全面实现城乡规划、建设、教育、产业统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乡就业、养老、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事业等全面统筹,努力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作者 王顺善 王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