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流政务服务推动营商环境走在前

作者
作者
优化服务规范质量项目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一流的政务服务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核心和关键。连云港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后发先至」和「打造标杆示范」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一带一路」强支点意识、自贸试验区意识,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引领,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群众办事更省心、企业投资更舒心、项目审批更暖心的政务环境,不断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品牌,加快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聚焦更规范、更高效,着力构建政务服务新体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度为标杆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落实「四级四同」要求,编制公布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按照流程应减尽减、方式能简则简、时限能压则压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办事指南。加强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确保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供给规范化。加强政务服务场所建设管理,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原则,推进事项进驻、窗口授权、网上办理到位,着力构建一体联动、高效运行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化综合窗口改革,推动公安、不动产、社保等业务事项「同标准、无差别」综窗办理,推进「全科窗口」建设,不断提升「一站式、一窗办」服务水平。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以群众视角「找茬」「挑刺」,倒逼政务服务提质升级。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加大赋权授权力度,扩展市区、县(区)镇(街)同权通办,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优化「苏服办」「我的连云港」APP,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有效接入、统一管理,加快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好办易办转变。拓展政务服务触角,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商场、楼宇和邮政、电信等场所延伸,高质量构建「15 分钟政务服务圈」,加快建立「掌上办优先、自助办为辅、网上办为主、窗口办兜底」的政务服务新体系。

聚焦再优化、再提升,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持续在更快、更优、更便捷上下功夫,让服务更高效成为连云港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鲜明标签。推动审批全流程再造「零障碍」。树立「用户思维」和「客户体验」意识,全面梳理企业需求和群众关切,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完善工改系统,全流程、全覆盖持续优化审批服务,最大限度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加强审批全周期管理「零时差」。优化工程建设审批全周期监管平台,提升企业可视化查询、流程可视化监管、系统可视化督办、掌上可视化处理等功能,增设政务「小闹钟」,严格落实最低审批时限,常态化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强化审批全方位服务「零距离」。建立健全高效便利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强化全方位、全流程精准代办服务,开设重大项目「线上代办」服务专窗和「线下代办」服务专区,提升涉审网上中介超市运行质效,综合运用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协同办理等方式,推动项目建设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打造「轻松办」服务品牌。

聚焦集成化、便民化,不断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水平。坚持需求导向,按照最简、最优标准,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强化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最大程度便民利企。着力深化「一件事」改革。践行「让服务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聚焦企业开办、人才服务、教育入学等社会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一件事」,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完善清单标准,科学设计流程,优化受理方式,建立联办机制,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积极拓展「跨域通办」范围。根据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优化线下通办窗口,完善线上服务专区,推出更多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高频事项办事场景,加快推动「省内通办」「跨省通办」「长三角通办」等跨域通办,拓展「一件事一次办」的深度和广度。全力优化「一次办好」服务。按照「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的要求,统筹联动「线上专窗」「线下专区」「热线专席」,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办理结果快捷送达」服务模式,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顺畅、更舒心、更暖心。推动服务部门「一把手」常态化走流程、办业务、找不足,主动靠前、换位思考、精准施策,打造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的「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体验。

聚焦凝合力、提效能,加快推动「综合查一次」监管执法改革。突出系统集成引领、执法场景打造、数字赋能驱动,在省内率先开展「综合查一次」监管执法改革,探索构建「无事不扰、无所不在」的监管执法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市场减负、执法增效。「一清单」整合执法事项。秉持「一件事」系统集成思维,归集「事项、人员、对象、装备」等监管要素,突出监管执法重点、难点、盲点,围绕「市级随机抽查 + 县区联合执法监管 + 镇街联合日常巡查」三级联动机制,研究编制「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立体监管体系。「一平台」统筹综合执法。推进行政执法数字化改革,搭建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建立执法活动「一网统管」机制,以整体性视角统筹管理检查任务、统一调配执法力量,高效衔接「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 + 监管」、信用监管等系统,推动监管执法力度和效率「双提升」。「一体化」构建全程闭环。狠抓源头管控,依托公安标准地址系统,生成企业专属二维码,严格落实扫码检查刚性要求。强化过程管理,全面构建执法检查自动化流转、联动化协同、智能化分析的闭环监管链条,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加强监督评价,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做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

聚焦锻长板、补短板,有效畅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米」。坚持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为政府的「履职清单」,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提供最周到、最细致、最舒心的「金牌」服务,不断激发政企同心拼经济、促发展的澎湃活力。优化市政服务直达。推行水电气讯联合报装一站式服务,加快县区级布点,开设乡镇级「水电气讯」专属通道,实现「就近办」「便利办」。坚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推动工改系统与水电气讯联并审批平台贯通,实现市政服务主动对接报装「免申请」。深化惠企政策直达。拓展「苏企通」服务功能,实现政策主动匹配推送、及时宣传解读、跟进兑现办理,推动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向企业「精准推送」「即申即办」「免申即享」,有效提振「敢」的信心、争取「投」的信赖。强化企业诉求直达。健全企业家座谈会制度,设立企业网上服务中心,完善与 12345 热线、「我的连云港」APP 等联动机制,做到企业诉求一线通达、接诉即办,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从「自我满足」向「企业满意」、从「自我感觉良好」向「企业真正叫好」转变,促进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新港城、全面开启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筑牢坚实支撑。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委副书记、市长)

责任编辑:陈学科


作者 邢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