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融领」工程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不动产登记是指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其所涉及的群众和企业数量众多,面对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迫切需要纵深推进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各地陆续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簿册、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南京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创新服务等举措,改革成效逐步彰显,极大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探索不动产登记改革突破点。不动产登记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高效完成了流程精简、平台升级、数据融合、部门对接等准备工作。从改革大局出发,完成市本级宗地、房屋及相关信息数据的整合,并提供面向相关职能和民生部门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服务。在此基础上,推进「互联网 + 不动产登记」,开展「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现场核对、即时领证」的线上登记服务,拓展「不见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次取号、一窗申请、一套材料、一人受理、一键缴费、一网办理、一并快递」的不动产登记南京模式。衡量改革成效,关键要看审批时间和环节缩减了多少、市场主体负担减轻了多少、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改革以来,南京不动产登记工作连续 10 多次提速,落实 100 多项改革举措,着力消除痛点、破除「梗阻」。最近三次提速更是自加压力,「招拍挂」出让用地首次登记从原 5 个工作日压减至 1 个工作日办结、涉企的存量房交易登记提速至现场办结、一般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至 3 个工作日办结。与此同时,积极协同公积金部门试点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与抵押权预告登记合并办理,企业和银行从「跑腿」5 次减至 2 次,办理时限压缩 50% 以上。
推动职能机构深度融合。不动产登记改革将土地、房屋、林地、草地、海域等不动产登记职责统一整合到原国土资源部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门承接了不动产登记工作,机构整合、职能融合、人员磨合的情况事关改革成效。南京以争创「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为契机,以创建全省不动产登记窗口「党员先锋岗」为抓手,市区联动、全面覆盖,推动党建工作与不动产登记业务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在全省「党建 + 不动产登记」统一品牌指引下,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红色登塔」特色名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着力打造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不动产登记队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充分发挥广大党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和业务骨干引领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提振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了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增强了为改革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决心和信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不动产登记工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紧紧依靠群众,通过设在服务大厅的意见箱、12345 政务热线、96510 服务热线等畅通沟通渠道,向社会公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城通办、就近服务,限时办结、高效服务,公开收费、透明服务,文明礼貌、廉洁服务」五项承诺,设立窗口服务评价系统。积极深入开展大走访,主动「问诊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既迅速解决点上的个性问题,也着力解决面上的共性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以改革攻坚的过硬成果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新动能。制定了登记大厅窗口服务规范、值班长管理规定、首问负责制管理规定、窗口人员服务及作风考评管理规定、重大责任事故追究办法等,进一步增强纪律约束力和制度执行力,做到秉公廉洁用权、勤勉干净做事。
(作者单位:南京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