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泗洪县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图为青阳镇农民创办的鲜花种植基地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南京将「稳就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5 月 19 日,由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承办的「才汇金陵、共创未来」人才云聘云创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云聘」活动为期两周,共有 561 家用人单位加入,提供 12098 个岗位,其中既有南京创新发展「一室一中心」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单位,也有城建、机电、商贸、研发等国企集团,还包括新型研发机构、大型企业以及高成长性企业,涵盖集成电路、智能汽车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南京「4+4+1」主导产业、各大产业地标和「四新」行动计划新产业门类。从学历要求看,本科及以上岗位超 8 成。从岗位类别看,网络及软件研发、机械制造、数控编程、项目运营、质量管理、行政人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商业企划、电商运营等十类岗位需求量大,其中不乏众多新业态新职业。此外,用人单位和人才达成初步意向后,还可预约开展视频面试、在线签约,最大程度提高应聘成功率。求职成功后,南京市人社局将同步提供就业后续服务,及时推送人才安居、落户等政策权益「大礼包」,相关政策办理提供「点对点」咨询、「全流程」通办服务。
南京:人才「云聘」一次性推出 1.2 万个岗位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文化冲突是一个重要变量,因而文化交流互鉴显得更为迫切。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蓝图得以展开。南京是「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为「一带一路」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南京在历史上与「一带一路」关系密切,既是陆上丝绸之路东延线的一大重镇,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策源地和起航地。作为六朝古都,南京在都城时代,毫无疑问是全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便在其他时代,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中心城市,南京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正因如此,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一带一路」交通史,大都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南京历史上有大量的「一带一路」文化事件与文化名人。东吴孙权于公元 250 年前后,派遣中郎康泰、宣化从事朱应出使扶南,归国后康泰着有《扶南土俗》,记载有扶南等地的风土人情。东晋僧人法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高僧,他从长安出发,经陆上丝路去天竺求法,前后十五年,历经三十余国,后由海路返国,于义熙九年(公元 413 年)来到南京,写出着名的《佛国记》,在中国和南亚地理学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永乐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率领船队先后到达爪哇、苏门答腊、暹罗、忽鲁漠斯、木骨都束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目前,南京保存有大量的「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鼓楼区的龙江船厂遗址始建于明初,是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重要建造地点。郑和墓与洪保墓分别位于牛首山与祖堂山,其中保存有多种下西洋相关文物。此外,还有天妃宫、静海寺、石头城、郑和府邸旧址、净觉寺、大报恩寺遗址等遗迹。
一个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必将伴随着文化交流与传播。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都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蕴含其中。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南京文化,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交融作出新贡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
挖掘文化底蕴,为「一带一路」建设打好基石。古代丝路是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与文明交流的桥梁,东西文明互鉴、和平合作因其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在今日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底色。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同样需要以文化作为先导。深入研究「一带一路」相关的南京历史文化,更加准确地把握南京在「一带一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才能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利用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平台。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唿应着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不仅有力地打通了中国、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经济血脉,更激活了两千多年来流淌于斯的深层文化血脉。南京拥有大量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将极大地促进「一带一路」的国际交流,加强彼此间的了解与认同。
发展文化产业,为「一带一路」建设讲好故事。文化产业是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一带一路」建设使得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承担着新的责任。南京文化产业需要有更强烈的「走出去」意识,把准时代脉搏,打造以中国理念为核心、南京文化为特色,传播力优先的文化产业矩阵,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活力。
(作者单位: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包咏菲
作者 周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