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 骂声相伴

中超倒数第二轮恒大 0 比 1 不敌国安,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恒大主教练里皮异常生气地爆粗口。尽管翻译官并没有翻译出骂人的话,但现场记者都感受到了里皮的暴怒。里皮没有再给记者任何的提问机会,只是宣布「没什么可说的了」。尽管里皮在世界杯上也有爆粗口的经历,但在中超还是第一次。有网友调侃:「看来里皮已经入乡随俗了,但是还不够,至少他得来点『国骂』,输国安要用『京骂』。」
骂人在中超联赛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大体上骂声可以归类为三种。

为「不公正」而骂
球迷骂裁判在中超联赛里太常见了,输了要骂,误判错判要骂,偏袒对手要骂,没偏袒自己支持的队伍也要骂。总之,什么事都怪到裁判身上准能引来共鸣,就没有一场比赛能放过他们的。曾几何时,「裁判畜生」成了中超的流行语。
获得中超金哨奖的谭海对于看台上的谩骂声曾说:「球迷都有地域情结,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可以理解。对于裁判来说,需要及时调整心态,排除外界干扰,力求对每一次的判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为双方球队创建一个公平比赛的环境。」可对于一些激进的主场球迷来说,对主场球队稍有不利的判罚,就会被看成遭受到「不公正」待遇,一石激起千层浪,骂裁判这事儿也能传染。
为「荣誉」而骂
现场观战有着特殊的魅力,可以在工作之余放松、宣泄、减轻压力。一些球队拥有良好的球迷基础,但越是这样的球队,比赛时球迷发出骂声的频率越高,比如山东鲁能、北京国安。
「京骂」一直被人诟病。此前工体曾用过高音喇叭来压制骂声,却适得其反。近几年,工体的口号和歌唱声越来越多,尽管骂声有减弱的趋势,但在某些时候,还是会听到。在北京工体看台上的各色球迷都看到过拒绝京骂的红色标语,但当几万人一起高喊「傻 X」时,却是响彻天空。
在现场骂人有一种传染性,笔者曾亲耳听到过一名年轻女球迷这样说,「不骂人,丫还是国安球迷?」不可否认,当球迷置身在工体,听着上万人的高喊声,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随后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甚至会有某个时刻觉得这就是魔鬼主场该有的气势。这种「荣誉感」并不值得推崇,全世界球迷都有豪放的一面,但如果能换成一种文明的方式,何乐而不为。
对此,中国足协似乎并不在乎。2012 年 CBA 季后赛,中国篮协规定,一旦五棵松体育馆再出现大规模京骂,或将更换北京主场。而中国足协则明确表示不会效仿篮协。
为「不职业」而骂
中超的球市火了,收视率高了,但在高收益、高关注的双刃剑下,「不职业」的乱象仍在延续。对这种乱象的骂声主要存在于网络上。
里皮在赛后新闻发布会爆粗口,无论北京媒体还是广州媒体,都对里皮的言论表示愕然和愤怒。有媒体认为中国足协有可能因此处罚里皮,但到足协并没有就此事要求恒大俱乐部给出回应和说明。
年初的「刘健事件」,一时间关于「阴阳合同」的议论沸沸扬扬。这是一个几乎贯穿全赛季的焦点话题。2014 年 1 月 3 日,恒大宣布刘健加盟。同日晚些时候,青岛中能声明「与刘健的合同到 2017 年」。于是,一场由两份合同引出的「真假合同案」进入了中国足协漫长的仲裁与司法鉴定期,其间的「庭外和解」也告谈崩。4 月 11 日,恒大宣布中国足协裁定刘健自由身,而足协是在恒大声明过后数小时正式公布了相关信息,中能随之再度表明拒绝接受的态度。直到 8 月 14 日足协公布对中能扣除 7 个中甲积分、罚款 40 万元的处罚结果,这一转会案才被画上了句号,但这个句号只具有程序上的意义。
本赛季中超乃至中甲流行欠薪。阿尔滨的欠薪持续了整个赛季,一度向中国足协求助;深圳红钻队的欠薪虽然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相关政府部门也出面,但直到球员诉诸公堂,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成都天诚在欠薪与降级的双重情况下,球队所面临的甚至是「还能否继续存在」的课题。
球迷媒体无不感慨:职业化多年了,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欠薪情况?职业操守与规则、相关的监管约束都在哪里呢?这怎能不引得球迷开骂呢?

作者 张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