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9 秒 99 到 9 秒 91

百米短跑被称为「皇冠上的钻石」,是奥运会一大亮点与焦点,是对人类自身极限最原始最直接的挑战。

奥林匹克的口号「更快,更高,更强」凝聚着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与崇拜。
百米短跑被称为「皇冠上的钻石」,是奥运会一大亮点与焦点,是对人类自身极限最原始最直接的挑战。
2018 年 6 月 22 日,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田联挑战赛。
一个墨绿色的身影脱颖而出,风一般掠过终点,电子显示屏亮出:第一名,中国,苏炳添,9 秒 91,平亚洲纪录。
谢震业三天前创造的 9 秒 97 的全国纪录已经翻页。
更令人欣喜的是 6 月 30 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巴黎站,苏炳添再次以 9 秒 91 强悍冲线。
两年多的纠结
2015 年 5 月与 8 月,苏炳添两次跑出 9 秒 99,成为黄色人种冲破 10 秒大关的第一人。8 月那次,他杀进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决赛,又率队登上男子 4×100 米接力银牌领奖台,激起全场起立,为恰逢 26 岁生日的他送上了《生日歌》。
从 9 秒 99 到 9 秒 91,苏炳添苦斗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其间,不论功亏一篑还是失之交臂,还真让人有点纠结。

里约奥运会半决赛,苏炳添跑出 10 秒 08,位列小组第四。三个小组前两名与其他选手中两个成绩最好的晋级,他落选了。
迄今,世界上白人选手冲破 10 秒者寥寥 4 人,最好成绩是 9 秒 95。黑人选手快肌纤维多,天生脚弓弹力超人的理论与事实不容置疑。
百米比赛转瞬即过,佳绩无一不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主观上,每一环节都不能出现闪失;客观上,场地、气温、风速、风向、对手状况、现场气氛缺一不可。内行都明白,无论谁,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赛事中超常发挥,谈何容易!
前两年,苏炳添好像缺点运气。去年 5 月美国尤金国际田径赛,好不容易出现了最佳状态,偏偏在起跑后 10 秒钟,顺风每秒 2.4 米,超过每秒 2 米的规定。奖牌拿了,但 9 秒 92 的成绩未被承认。
去年 8 月,天津全运会决赛,浙江谢震业以 0.06 秒的微弱优势压了苏炳添一头。半个月前,他刚拿了伦敦世锦赛第八,还没缓过劲来,做准备活动右大腿后群肌被拽了一下,一上强度就有点酸疼,哪敢为同小弟拼块金牌放弃未来呢!
「转手」外教
北京龙潭湖畔训练局田径馆。200 米跑道北端,一条红底白字横幅分外醒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2017 年 11 月 27 日,苏炳添从广东赶来报到。来京前一个月,他与初中同学林艳芳在老家广东中山成婚。听说国家体育总局正与美国洽谈在美某大学开办中国优秀运动员英语专修班,他当即报了名。
由于种种原因,计划搁浅。他就马上改报北京师范大学携新东方开设的英语班,每天上午学习,下午训练。
学习要好几个月,教练袁国强待不住了,国家男子接力队在深圳等着他。张培萌退役,队伍如何组织,除苏炳添、谢震业外,另两棒如何尽快跟上?「以接力带单项,以单项促接力」是国家队的战略任务,东京奥运会又在眼前,他实在没有分身术。
大家不约而同想到正在国家队的美籍外教兰迪。老头年近七旬,精力旺盛,慈祥睿智,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带出多名世界纪录保持者,其中有男子跳远选手鲍威尔与三级跳远选手班克斯。来华援教 4 年间,他又带出一批跳远和三级跳远新锐。
兰迪了解苏炳添的实力与为人,锦上添花之事,老外当即点头。手头现有十几个男女跳远和三级跳远队员,工作已十分繁重,他提出增加一名体能师,得到田协批准。
创新 蓄势待发
对于自己走过的路,苏炳添曾多次总结道:「不是光凭苦练就可以,要动脑子。」虽然成了「单打」, 但他一如既往,每个动作的质量、每组练习的效果都追求极致与完美。兰迪接手后,用他独有的风格「滴灌」新理念与方法,注重调动队员自身的经验和能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训练效率。
苏炳添的起跑技术在 4 年前就基本成型。这次,兰迪对起跑器的距离与角度作了微调,强化听枪训练,改进起跑头两步顺势贴地走而无需折迭的动作,「记住,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用力过大,会多消耗能量,影响后程」。他又将苏炳添加速跑过程拉长,让身子慢慢起直,将完全打开的距离延伸到 30 米,使前程更为放松与流畅。

百米顶尖选手对全程节奏与力量分配要求极严。苏炳添的最高速度一般出现在 40-60 米段,每 10 米用时可达 0.88 秒,后 40 米也可保持在每 10 米 0.91-0.92 秒。袁国强解释,顶级选手的最高速率也只能维持 2 秒,电视解说描述的「越跑越快」只是在终点线附近的一种感觉。所以,提升后程能力是苏炳添下一步挖潜的重点。

苏炳添虽然没与短跑队在一起,但科研团队在身边,水疗冰疗、振动器按摩等新增设备十分给力。过去练习牵拉主要靠拖拽汽车轮胎,现在更多地运用多档位阻力器。对好的节奏感与新技术,他反复「过电影」,准确锁定动作的发力点和用力顺序,增强对不同部位肌肉的使用意识。「肌肉是有记忆的」,苏炳添为此下足了功夫。
苏炳添的自律到了严酷的程度,在训练场不闲谈,不看手机,多看视频。他还远离了上街吃饭应酬甚至喝饮料,更拒绝去歌厅凑热闹。他喜好汽车,对各种车辆和流行技术如数家珍,却规定自己不能碰汽车方向盘。
冬训开始前,苏炳添在深圳,离老家中山不远,可他一两个月才回去一次。现在到了北京,只能用手机与妻子林艳芳「视频聊天」,关照怀孕保养之事。林艳芳于 7 月 11 日生下男孩,母子平安。苏炳添在外比赛,晚了两天才赶到。
有人说,他这也太累了。他痛快回答:「我很累,但很开心。」
练赛结合出硕果
今年 1 月 23 日,苏炳添赴欧,36 天里赛了 5 场 11 枪,尝试高强度「赛练结合」的效果,室内 60 米成绩三创亚洲纪录,获国际田联室内赛总决赛冠军、世界室内锦标赛银牌。
苏炳添不仅顶了下来,而且几乎一场比一场好。备战东京奥运田径专家组成员余维立称,苏炳添「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练赛结合过程。中国田径极少有人这样经历完整的阶段性训练」。
「王位」 被易主三天
全运会后,中国田径协会加快「走出去请进来」,打破门户之见,优化资源配置,将最优秀的队员有条件地交由优秀外教来带,中国另一虎将谢震业也投身其中。
谢震业 1993 年 8 月生,浙江绍兴人,身高 1 米 83,2010 年青奥会 200 米冠军,2016 年起兼项百米,4×100 米接力主力队员。里约奥运会百米 10 秒 08 进复赛。 2017 年,谢震业上升势头迅勐,在超风速的情况下两次跑进 10 秒,天津全运会上 10 秒 04 战胜苏炳添。
谢震业的伯乐陶剑荣是浙江田径队教练员、雅加达亚运会国家队教练组成员。他 60 岁出头,曾带出上世纪 80 年代创造百米亚洲纪录的郑晨,前些年接受结肠癌切除手术后体力精力受损。2014 年,他将谢震业交予袁国强。2017 年底,谢震业与韦永丽、谢文骏等一起转从美籍少壮派教头雷诺。
雷诺是位生物力学专家,典型的学者型教练。他正受荷兰田协委托,指导十几名荷兰男女选手。
专家就是好眼力,雷诺私下交底,论年岁、身体条件、技术能力与悟性可塑性,谢震业的潜力比苏炳添还大,主要问题是小力量肌群薄弱,先用两个月补缺。
小谢一副学生样,内敛好学,对业务的钻劲和执行计划的韧性很强。
2018 年 3 月 3 日,英国伯明翰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 60 米决赛,谢震业紧随苏炳添刮起一股中国风,以 6 秒 52 的个人最好成绩名列第四。5 月 20 日,日本大坂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他再度发威,以 20 秒 16 的成绩获 200 米银牌,再破全国纪录。
6 月 19 日夜,法国蒙特勒伊。谢震业在每秒 0.9 米的顺风中跑出 9 秒 97,打破苏炳添 3 年前创造的 9 秒 99 的全国纪录。一对世界水平的双子星冉冉升起。
再创佳绩
谢震业刷新纪录时,苏炳添正在去西班牙途中,听到师弟「希望添哥不要那么快就打破我的纪录」时开怀大笑。他在微博上回应:「恭喜他。震业一直追求突破 10 秒大关,这次终于突破了。现在自己也要多加努力」。
6 月 22 日晚,马德里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苏炳添冲过终点,举臂庆贺。电子显示屏定格在 9 秒 91,顺风每秒 0.2 米,追平卡塔尔归化选手奥古诺德保持的亚洲纪录,创今年世界第二佳绩。
赛后,留在国内的袁国强说,队员练到这个份上,对自己的跑速很敏感,不用看表,预估八九不离十。他立即给弟子发去微信:「你终于可以淋漓尽致表现自己了。」
苏炳添随即回复:「师傅,这次比赛结果是您打下的坚实基础。我期盼着早日回到接力队,跟您一起奋斗,一起享受比赛,最后一起退役。」
62 岁的袁国强已被中国田径协会聘任到 2020 年底,苏炳添借此宣告了自己征战东京奥运会的决心。
人们没想到,8 天后,他在巴黎再续传奇!高精度的电表记录数据为 9 秒 904,正式公布成绩为 9 秒 91,起跑反应时间 0.127 秒,超越 8 天前的 0.138 秒和本人以往最快 0.142 秒的纪录。「这比预期来得早了一点,但还有遗憾,冲刺早了……」要不,再上一层楼,进 9 秒 8 区应该不是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从 2011 年以 10 秒 16 刷新尘封 13 年之久的全国纪录,到现在两次 9 秒 91,苏炳添大步追赶世界的惊人步伐有力诠释着自己的豪言:「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中国速度!」
作者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