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作者作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边」的区位优势,把握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契机,持续推动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取得积极成效。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总结了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使用的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参考。

一、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使用的基本情况

从货币发行的国家信用属性上看,一国货币的国际市场认可度和国际地位是该国家综合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贸易投资收益、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2009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逐步建立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框架。十余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限制逐步解除,人民币国际使用经历了从经常到资本、从银行企业到个人、从简单到复杂业务逐步发展的过程,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功能稳步增强,作为投资货币的功能不断提升,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逐渐显现,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10 年 6 月,云南省成为全国第二批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试点。试点近十年来,云南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既有利于维护周边地区稳定、助益我经略周边;又有利于促进区域经贸发展、推动我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总体来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持续扩大,自试点以来至 2020 年末,云南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 5885.7 亿元,在全国边境八省中位居第三位,并总体呈现四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量上升。跨境人民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截至 2020 年末,云南省与境外 103 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其中,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6 个,与毗邻的缅、老、越三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均保持稳定增长,部分边境贸易中更是超过九成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二是人民币连续保持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地位。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持续增多,人民币在云南省涉外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20 年,人民币收付在云南省同期国际收支中占比 38.54%,是试点初期 2010 年的 7.1 倍。人民币自 2012 年来成为并保持云南省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自 2014 年来成为并保持云南省对东盟的第一大跨境结算货币。

三是以自贸区为支点跨境人民币业务持续拓展。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在 2020 年 1 月面向云南省银行出台《关于印发跨境人民币业务操作指南的通知》(昆银发〔2020〕14 号),详细梳理了跨境人民结算业务的政策法规、办理流程和业务审核重点,为商业银行及市场主体采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办理指南。2020 年,云南自贸区内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占同期云南省结算总量超过四成,其中自贸区内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便利化试点业务千余笔,切实为云南省贸易主体跨境结算提供了便利。

四是市场主体认可度和接受度显着提升。目前,云南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已从试点初期的边境贸易拓展到全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投融资领域,结算主体从企业延伸至个人。2014 年 5 月经人总行批准,云南省开始在沿边金改试验区内试点个人全部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结算,同期,国内其他地区个人仅能开展贸易和服务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直至 2018 年初该业务在全国全部放开。截至 2020 年末,跨境人民币业务已覆盖云南省 16 个州市、23 个对外口岸,参与企业达 4000 余家,有力促进了云南省贸易投资结算便利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环境有待优化

云南省周边国家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境外货币当局对人民币使用存在一定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云南省毗邻的三个国家来看:越南央行仅允许人民币在该国北部七省用于贸易和服务的结算,呈现出「边境畅通,内陆受阻」的特点;缅甸仅允许境内银行间开立人民币同业账户,但不允许个人或机构开设人民币银行账户,限制了中缅企业间通过人民币账户跨境收付;老挝虽然在政策上限制较少,但由于外汇储备规模有限,在当地获得人民币用于跨境结算较为困难。二是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结算习惯,对扩大人民币结算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二)沿边地区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云南省周边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使用。一是毗邻国家金融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缅甸、老挝金融市场欠发达,与我方接壤的部分地区银行甚至尚无现代化金融工具,致使银行清算、结算渠道通而不畅,不利于跨境结算业务开展。二是境外中资银行覆盖范围有限。我国商业银行赴周边国家设立的分支行大多位于主要城市,而我国「走出去」企业项目多位于与云南省接壤的边境地区,普遍难以获得基本的金融服务,不利于以投资形式推动人民币境外使用。

(三)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兑换有待完善

云南省毗邻的越、老、缅三国货币均为不可兑换的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均缺乏官方的汇率价格形成机制。金融机构自行对外报价和交易,以柜台挂牌的方式在银行或特许机构兑换,尚未形成统一、有影响力的市场价格。且老挝基普、缅币汇率波动大且存在贬值趋势,境内银行持有现钞头寸意愿不高,兑换规模有限。

三、云南省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使用的实践

云南省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毗邻缅甸、老挝、越南,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云南省属国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对外项目建设中不断寻找「发力点」。

(一)「走出去」企业面临结算融资难题

以云南某省属企业为例,在「十三五」期间该企业在 20 多个国家共投资建设了 130 多个项目,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跨境结算和跨境融资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重大难题。一是境外建设项目普遍投资周期长,短则 5 到 10 年,长则超过 20 年,普通的银行融资产品较难满足境外项目的融资需求;二是在境外成立的项目公司大多为新设企业,资信水平较低,且云南省周边国家金融业发达程度较低,融资成本高,部分国家融资成本更是高达 10% 以上,境外项目公司难以在当地银行体系获得贷款;三是由于境外项目的后续工程建设主要由境内公司承包,涉及的咨询费、施工费、工程采购等均需将款项汇回境内,以往对外直接投资中主要采取以美元作为资本金的做法,会让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尤其考虑到周边国家货币币值波动剧烈,采用外币结算也使得企业在币种转换中承担较大的汇兑损失。

(二)破解企业结算融资难题之道

经过调查研究,解决「走出去」企业面临困难的最好方式就是发挥本币优势,扩大人民币在对外经贸往来中的跨境使用,同时活用人民币境外项目贷款等政策工具,让境外项目运用在境内获得的人民币融资支持境外项目运营,同时利用人民币汇回境内支付设备、原材料采购以及雇员工资的支出,使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形成闭环,在降低企业对境外融资依赖的同时,规避汇率风险,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汇兑损失。

(三)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助力企业「走出去」

以老挝为例,2020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老挝央行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明确允许在两国已经放开的所有经常和资本项下交易中直接使用双方本币结算,为推动人民币在老挝的跨境使用打下坚实基础。同年 6 月,某银行云南省分行为云南某省属国企承建的老挝建设项目提供 10 亿元短期境外项目贷款,2021 年云南省内四家银行组成银团,继续为该项目提供 40 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境外项目贷款,贷款利率普遍优于其他境内贷款。境外公司可以利用获得的人民币资金支付在老挝的项目开支,同时可以将人民币款项汇回境内采购物资和支付有关费用,在便利化程度提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汇兑成本。

四、相关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环节。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环境,提升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计价、结算水平,将有助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影响力。

(一)加强同周边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合作

一是建议从国家层面谋划货币金融合作。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机遇,与周边国家央行深入开展货币金融合作,实质性拓展双边本币合作范围,必要时可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从国家层面明确支持双边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计价结算,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清除政策障碍。二是进一步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扩大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CIPS)覆盖范围,鼓励和引导更多境外主体接入,构建更为稳定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三是加大对周边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国家的技术援助,以提供交流、培训等方式帮助周边国家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鼓励人民币在计价结算中的使用

活跃的跨境经贸活动是带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基础,建议在国家对外合作整体布局下,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尤其是在签署对「一带一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园区合作中更多将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币种,为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在边境地区增设服务网点,同时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合作联动,畅通跨境结算渠道,为市场主体的跨境结算需求提供更为优质的金融服务。

(三)继续促进离岸、在岸人民币市场良性互动

建议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布局下,进一步推动境外离岸人民币中心建设,依托现有的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离岸人民币市场,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境内外市场主体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引导离岸中资银行提升人民币流动性,完善结算、兑换、融资等业务服务水平,丰富人民币离岸市场股票、债权、期货等金融产品,增加境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途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作者 刘婷婷 罗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