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行务公开的浅显思考

一、基层人民银行行务公开的基本情况
行务公开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任务。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行行务公开,是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创新工作,利用多种平台对不涉及失泄密的各层次工作事项大力实施阳光工程,使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管理权得到尊重和发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主动关心人民银行事业,共同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在公开的内容方面,涵盖政务、事务、财务、业务各方面重要的行务决策管理信息,主要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一是宏观层面如单位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方案、重要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干部选拔及任用情况。二是中观层面如年度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目标管理及考核情况、财务管理及费用使用情况、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招投标情况。三是微观层面有职工提薪、晋级、工资奖金分配及福利情况、评选先进的条件数量结果和技术职称的评聘情况、职工培训计划和落实情况以及其他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包括养老统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情况。
(二)在公开的形式方面,通过栏版、电子显示屏、内联网、会议、文件等多种载体开展行务公开,形成了多层次、多途径的行务公开格局
采取粘贴墙板报、上挂电子显示屏、内联网电子公告或邮件及传阅文件等形式,公开考勤、集中采购管理、办公用品及车辆管理、干部竞聘等涉及人、财、物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关乎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变动、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及时召开行务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开展现场宣讲,切实运用职工投票、表决等方式,充分体现职工自我管理的原则,使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管理權得到尊重和发挥。
(三)在公开取得效果方面,实行行务公开带来了基层人民银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变化
一是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领导班子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更加注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避免个人说了算的问题。二是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人民银行整体形象得到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层面,对行务公开认识不足的现象仍存在
自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后,监管职能分离,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县支行对行务公开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基层行基本没有特殊的权力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中推行行务公开,没有多大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处于人行系统的最基层,行内各个层面的工作都在相互的“视线”中,基本上一目了然,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行行务公开,干部职工的积极程度和关注程度不会很高。况且,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管理很严,上级的规定较多,基层只要认真按上级规定办就行了,搞不搞行务公开都一样。
(二)制度规范层面,行务公开工作制度仍需建立健全
目前,上级行没有统一制定人民银行行务公开制度,而基层人民银行也基本没有规范行务公开的办法和具体措施,因此在工作规范上,对是否公开、公开的程度以及具体公开的内容、形式和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各单位各行其是、各行惯例的现象。特别是在当前保密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规范保密与公开、慎重与便民的选择上,做到既保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又防止因行务公开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与矛盾,维护安定团结局面,更是基层人民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具体操作层面,行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党务公开的关系仍模糊
基层行容易误把行务公开当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部分,在具体公开上混淆了两者内外有别的界限,有的信息重视对外公开而忽视了对内公开。同时,基层人民银行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人总行的派出机构,人民银行的事业更是党的事业,行政和党务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工作中要求“一岗双责”,因此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对行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存在难以分开的一些情况。
(四)责任主体层面,行务公开工作责任主体欠充实
作为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基层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之一,一般是基层人民银行工会部门或办公室负责承担本级的行务公开工作。但实际上,该项工作涉及工作总体部署、工作具体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落实等多方面,不应仅是一、二个部门的任务,它涉及到纪检监察、内审、人事等部门甚至是每个职工本身。
三、几点思考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行务公开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坚持把“提高认识”作为行务公开的基础工作来抓,采取召开中心组扩大会、职工大会、创办宣传专栏、利用内联网等形式,加大对行务公开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尤其突出对行务公开的积极作用开展宣传。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对行务公开的认识,增强搞好行务公开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参与的积极性,大力推动行务公开的深入开展。
(二)增强规范性建设,促使行务公开工作制度化
在上级未出台统一的规定之前,从规范创新入手,促进制定行务公开制度,明确行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公开原则、公开的内容、公开的形式和范围、公开的组织领导、公开的监督执行等,确保公开事项及时完整地公布于众。
(三)注重操作流程,规范行务公开工作程序
在行务公开操作中,明确各责任部门及其职责,具体的工作流程如公开事项登记、签署意见、审定公开以及公开事项的变更、撤销或终止等要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同时防范可能的风险。
(四)按照内外有别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行务公开
将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和权益的内部管理信息加大在行内公开力度,全面推动基层人民银行依法行政工作有效开展。在严格区分行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基础上,注意把握好政务与党务的异同性和各自的工作要求,把行务公开工作考核结果作为精神文明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在公开工作上实现“一岗双责”,积极推动行务公开工作。
作者 王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