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是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它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功能定位、生存环境以及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为农村金融更好的发展制定系统的应对策略,使其更好服务于农村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在农村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集资、信贷以及相关保险、投资等活动,它是农业与金融业相互作用的结果。2012 年 1 月 6 日至 7 日,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也是此次金融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会议中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不断发展,截止到 2012 年底,乡镇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已达到 97%,农村金融建设在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加,积极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对我国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村金融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发展速度,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功能定位不明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明的问题。功能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其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合作金融在本质上逐渐与农户、农企、农村的互助合作关系发生分离;二是农村商业金融的「商业性」与「政策性」功能发生重叠,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在农村、农业发展上的支持十分有限,未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长期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而各大金融机构也相对集中在城市进行业务拓展和服务,这样的现状导致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时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机构过于集中,主要分布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上,其他诸如保险、证券、理财等衍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很难满足现实需求;二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的服务功能同质化严重,缺乏多样性,对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一个良好的农村市场环境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呈现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是最重要的金融生态环境因素,也是农业信贷资金配置的主要依据;二是农村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业保险立法、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等严重滞后和缺失;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中介担保机构不能正常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筹资的成本,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四)农村金融「促使」资金外流
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投资与融资,如果以此作为衡量标准,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可以说完全是失效的。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受其发展历史影响,曾经一度扮演农村资金转移者的角色,是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的一条直接渠道。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很大,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后,农村资金大量被用于城市工业化建设。资金的长期短缺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这一问题日益严重。
三、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我国应当在借鉴发到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和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其中,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它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支持农业的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起到补充和调节的作用,通过三方面的体系建设全面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加快建立农村信用体系。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农户的信用情况难以把握,应加快建立一个完善的、共享的农户信用信息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二是加快农村担保市场建设。鉴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我国应建立由政府牵头、财政注资,组建农业信用担保中心,鼓励商业担保机构进入农业担保领域。三是加强农村金融的法律监管。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降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
(三)加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凭借网点众多的优势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此其在农村地区吸收了大量的存款,然而这些存款却大部分是以上缴、上存和外部投资等形式流失了。面对资金外流的问题,应当以邮储银行为突破口,建立合理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以防止其过度流失。一是扩大邮储银行相关农村业务,使其资金真正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二是降低邮储银行的准备金缴存利率,促使其大幅降低准备金的额外缴存比例,以此来积极开拓支农惠农业务,促使资金回流。
(四)推动民间金融发展
我国政府部门应当对民间金融进行合理引导科学的和管理,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打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机构,坚持农村信用社支持和服务「三农」的制度特征。不断加强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管,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使小额信贷成为当下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丰富农村金融体系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军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
[2]葛阳琴,潘锦云.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张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J].当代经济,2013.
作者简介:周利强(1990-),男,汉族,山东乐陵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商管理专业。
作者 周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