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几点思考
作者
个人理财业务(简称“PFS”),就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按客户划分市场,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理财服务的总称,它是商业银行通过对个人金融资产的重组与再利用而使其保值、增值的新型业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中的钱也越来越多,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已进入百姓的投资领域,从而为人们选择投资渠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由于投资者素质不一,加上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和经验,使得许多老百姓对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手里的资金感到茫然,迫切希望得到专家理财的帮助,这种需求使个人理财业务应运而生。
近几年来,重庆银行逐渐向现代零售银行的转型,努力发展成为优秀的“客户专家型银行”,为成为个人客户的金融服务专家,扩展重庆银行的个人金融服务的内涵,就要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个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牢牢地抓在手中。
第一,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内涵。重庆银行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与证券、信托、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应开展广泛的跨行业业务联系,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产品的代销和深入产品的开发,进而可适当考虑与外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更便利的产品营销模式。此外,重庆银行要整合现有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的效益,逐渐聚集起核心个人客户群体。
第二,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人员,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重庆银行应该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①要明确理财人员的准入门槛,选拔素质高、可塑性强的人员充实到理财队伍中。②要通过严格的、多方位的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③要明确理财人员职责,制定工作目标,将理财业务的发展和理财人员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将理财人员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建立独立的理财中心,提高理财业务的品质。重庆银行应当仿效其他银行,建立专门的理财中心,理财中心主要负责银行理财业务的管理,理财产品的销售,以及对银行VIP客户等重要客户量身定做理财计划、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满足重要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增强了重要客户对重庆银行的信赖度和忠诚度。
第四,优化理财系统,加大对理财业务的技术支持。首先,重庆银行要做好个人理财业务产品个性化需求的研究,根据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人理财方案,并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同时,增强该措施的现实操作性,从技术上对客户市场进行細分,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加大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为客户度身定做金融产品,使客户实现最大化的保值和增值。加大对自助银行和电子银行的宣传,从引导客户理财到客户自助理财转变。另外在研究个人理财业务的各类风险时,应科学制定与之相配套的风险评估标准及控制措施,如在制定指标体系时可以选择多项指标,如个人资产总量指标、个人资产结构指标、个人资产增量指标、个人资产增量结构指标、个人资产质量指标、个人资产规范管理指标等。从而提高重庆银行理财业务战略规划能力,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理财业务。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必须和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个人理财对银行的整体发展意义巨大。需要结合银行的市场定位、银行未来发展战略和银行的资源优势,从整体上规划个人理财的发展战略。
第五,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个人理财业务对于重庆银行来讲是一个新兴业务,各类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一整套个人理财业务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摸索和探讨出比较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不断总结经验,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从而提高重庆银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重庆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在向零售银行转型的过程中,重庆银行需要吸取他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财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明确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战略、客户定位、服务定位及品牌定位,大力进行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使服务朝个性化、分层化、纵深化发展,努力打造中国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第一品牌。
作者简介:周婧,女,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2009级在职研究生,现就职于重庆银行。
作者 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