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与调控的金融安全研究

作者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我国城市房价越来越高,给金融系统安全埋下危险因素。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地产市场上产生的虚假按揭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维护金融安全为出发点,探讨了住房调控对策。

【关键词】金融安全 虚假按揭 房地产调控对策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的城市住房市场「商品化」改革非常显着,房价也呈现急速攀升的趋势,越来越多人投身到商品房投资中,对我国金融安全影响很大。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通过银行贷款通道来筹集,能够直接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危险转移给银行,加上房价快速提高的趋势,房地产泡沫造成的危险因素很多,所以采取有效的对策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

一、关于房地产向银行转嫁风险方式的研究

(一)销售过程中风险转嫁方式的研究

住房销售时,房地产市场危险转嫁给银行的方式有三种,主要为:

1.「虚假购房人」型虚假按揭。部分开发商会廉价地收集虚假购房人身份证,还有一些开放商甚至在签订购房合同伪造身份证,旨在能在最大限度上获取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找到真正的客户后,其再前往房管局进行注销抵押登记后将房子转让给客户。在房价不断提高的状态,此虚假按揭通常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如果房价产生大滑坡现象,其在浮出水面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所有金融风险转嫁给银行。

2.「虚报价格」型虚假按揭。这种风险转嫁方式和「虚假购房人」型虚假按揭差别不是很大,其主要指开发商通过虚报价格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银行贷款,然后将所有风险转嫁给银行。

3.「左手倒右手」型虚假按揭。与上述两种虚假按揭造危害想对比,「左手倒右手」型虚假按揭对银行造成的危害更严峻。该种虚假按揭在内容上主要指炒房人组织炒房联盟并且通过将住房屡次在炒房联盟中倒手的方式来增加房价,进而套取大于房价的银行贷款,紧接着使用银行贷款提高房价。如果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将住房以更高的价格转让下家;若市场跌落谷底,便将房产和银行欠款一并抛出,令银行来承担坏账风险。

(二)开发建设过程中风险转嫁方式的研究

在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进行改革后的几年时间内,因为国家对房地产的扶持以及有关政策存在缺陷,大部分开发商仅仅使用少量资金或者不用资金也可以维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正常运转。此后的几年中,国家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不断制定且颁布了相关的规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决策层对开发商的妥协,最终直接导致国家颁布的政策无疾而终。根据这些现象,面对不断提高的房价,国家所制定的文件难以抵挡银行系统被房地产市场存在危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房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主要以向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并且将危险转嫁给银行。

二、金融安全维护对策

(一)对投机性购房行为进行精准地打击

前两年我国制定且执行了住房限购,明确提出面对房价不断上涨的形势,各直辖市要严格拟定且开展住房限购对策。今年国家又制定新措施严格打击投机性购房行为,体现了国家维护金融安全的智慧以及决心。住房属于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之一,如果将其当作商品开展经营,非常容易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另外,国家还可以建立健全个人住房信息联网系统,从而充分发挥住房限购政策的影响,并且尽最大的努力将该政策拓展到我国二三线城市中,避免二三线城市当中的住房也被炒房人拿来开展投机性资金炒作。

(二)建立且执行惩罚对策

因为受到来自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虚假按揭现象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长期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尽管在后市持续良好的状态中,虚假按揭现象依旧难以消失。因此,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金融部门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资质审查力度,并且对违规信息进行收集,然后交给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严格惩罚对策。[2]现阶段由于政府提高信贷管理力度,同时对制度漏洞进行了有效的处理,使得「虚报价格」型虚假按揭现象得到合理的控制。

(三)增加保障性住房构建力度

自从国家贯彻执行限购令后,房产市场受到了严格的调控,我国大多数城市房屋交易量也受到影响,呈现有所减少的趋势。但是该政策另一方面又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因此致使限购令也受到不少人的反对。对此,国家需要保持正确的态度,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到当前,政府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另外,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非常混乱,如果不对其进行严厉的改革难以使其得到恢复。由此,国家根据挤压房地产泡沫的意识来提高保障性住房构建力度优势较多。我国政府加大构建保障性住房不仅能够正确地对房地产市场炒房行为进行控制,同时还可以处理好中低收入者住房情况,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另外,政府构建保障性住房还能够确保经济得以增长,带动与房地产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给社会经济拥有更多新鲜活力提供保证。可是采取何种措施确保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和分配,激发地方政府的活力,还需要有关专家们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四)对房贷首付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

银行可以制定有关的措施来禁止「一户多房」按揭现象的出现,比如说首套住房首付款应该大于房款的三成,或者以此为基础的前提下,各地银行按照实际情况调整首付款比例。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贷款首付款比例需要在房款一半以上,并且贷款利率也应该大于基准利率;贷款购买第三套或者更多时,均需要对高首付款比例以及利率水平进行最大限度上的调整。但是这些规定的产生以及颁布实施对拥有大量资金的炒房联盟影响并不大。[3]由此,国家需要以行政规定作为出发点来禁止「一户多房」按揭情况,并且在税收手段的帮助下,对房资源开展合理的调整。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为了降低其转嫁给银行的风险,维护金融安全,银行与政府均需要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关措施,在不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进而给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曾前锋.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商界,2010,10(02):78-79.

[2]王婧.房地产泡沫造成金融威胁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0,13(12):112-113.

[3]孙云云,李智.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及其深化建议——透析「新国十条」的实施效果[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23(08):221-222.

作者简介:郭建军(1964-),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人,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分行,经济师,研究方向: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动向。


作者 郭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