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经营特点和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财务管理是外贸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资金管理、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等,涉及外贸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关系到资金链是否能通畅流通,关系到融资渠道的扩展,关系到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外贸企业 经营特点 财务管理模式 探析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由于经营特点的复杂性,外贸企业的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都有一定不足之处,影响着其经营效益的提升。对此,本文首先了介绍了外贸企业经营特点,接着从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的角度来探析其财务管理模式。
一、外贸企业经营特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外贸行业已进入成熟期。相关的战略管理理论认为成熟期的企业不宜进行大规模扩张,应最大限度地激发掘取财富的潜力。如果把外贸行业看成一个产品,那么利用波士顿矩阵进行分析,我国的外贸行业属于金牛,这说明外贸企业应实行更少的股权类融资、更多债权类融资的经营策略,债务融资的成效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适应力。当前,我国的外贸行业呈现出竞争激烈、盈利低的现象,对潜在的进入者吸引力不大;由于我国外贸是一项非商品化服务,其替代品较少;由于销售渠道受国外买家的控制,国外买家有较强的议价优势。所以外贸企业具有不宜继续扩大规模、竞争激烈且收益低、可替代商品少、议价优势低的经营特点,对此外贸企业除了在经营在更加努力外,也应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充分激发企业的竞争潜能。
二、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
(一)提升资金链流通的顺畅度
资金链涉及资金的投入、使用和收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所以外贸企业应逐步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确保资金链流通顺畅。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升融资的效率,减低融资成本,确保资金的正常投入;二是在保证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资金占用量,选择合理的资金供应对象,确保资金使用和回收的顺畅;三是加强对国外货款客户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催收制度,注重对信用保险业务、银行结算方法的应用,确保款项能及时安全收回[1]。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流动资金负债中的不平衡性所造成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的投资或生产经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消耗和不必要的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利用合理的银行结算方法积极收贷款,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以负债经营,利用暂时的负债资金来补充企业自己资金的不足,以此来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加强出口退税的管理
对于许多外贸企业来说,出口退税是企业利润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退税率的调整会影响到企业的利润降,也就意味着依靠退税的外贸企业将面着资金链断链的风险。因此出口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应积极应对,把退税率调整看成契机,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开发出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将不适于出口商品转移到国内市场。
(三)拓宽融资渠道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银行贷款是外贸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现阶段单纯依靠银行进行融资已无法满足外贸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此应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一是注重自然性融资方式的利用,加强内源融资[2]。比如可通过向合作客户收取应付款、预收款来填补融资的需要。二是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以获取更多的融资机会。
(四)规避收汇风险
首先,要建立一个应收外汇账款的考核机制,将企业长远的发展考虑在内。过去,企业的考核办法主要是档期销量、出口创汇和利润指标,新的考核办法则要弥补这种传统考核方法的不足,将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及资金的占用指标等加入考核的范围之中,这样的考核机制能够对业务员进行全面的评价,一方面激励了业务人员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会产生因为个人为了获取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的现象。其次,外贸企业应当适当运用信保业务,这项业务有利于避免应收外汇账款风险。目前信保公司对坏账的保险赔付比例为 80%~90%,另有 10%~20% 的风险敞口。实际操作中可考虑向进口商收取 10%~20% 的预付款来进行规避,向信保公司投保时则按全额进行投保。预付款与信用保险相结合,基本能做到完全覆盖收汇风险。
(五)加强成本管理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商品成本主要由进价和费用组成,加强成本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商品进价的核算和管理,严格把控商品进价,从根本上将成本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把控好商品出口外销价格和汇率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由于人民币近几年升值幅度较大,可以采取锁定汇率的形式将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能有效的规避成本因宏观环境影响而造成的不可控因素。另外,需要注意出口换汇成本问题,这是考察外贸企业业绩、评估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加强成本管理,核心问题是既要把控商品进价价格最低又要尽力降低运费、仓储费等流通费用,制定定额管理,切实、全面核算出出口商品销售总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六)完善资金使用计划
外贸企业的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资金使用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实行更加契合实际的资金使用计划,以满足不同部门日常工作的需要。例如,可以对单位资金计划性实施预算归口管理制度,到各部门中,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安排,工作流程,使资金使用计划符合部门需要。同时,除了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计划外,创立行之有效的计划外支出审核程序和规章。年度经费使用计划应比预算更加详细,不仅可以作为企业内部日常工作经费开支的基本依据,也可以从资金使用方面体现企业的年度工作计划[3]。监督支出是否列入资金计划是建立资金使用计划的目标之一。由于计划外开支在日常工作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逐步完善计划外资金支出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在处理计划外开支时应采取先追加计划后开支、先开支后追加计划或二者兼之的措施。
三、结束语
总之,资金管理和预算管理是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确保资金链顺畅流通,提升资金支出效益,应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使之符合外贸企业的经营特点,满足其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荣.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及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商贸,2012,(31):124-125.
[2]时媛媛.浅谈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及发展趋势[J].中国外贸(下半月),2013,(10):33-33,36.
[3]陈敏.论外贸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优化[J].中国经贸,2014,(11):187-187.
作者 万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