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 FDI 流入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服务业转移,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 年,中国的服务业 FDI 流入金额达 614.51 亿美元,超过中国全年 FDI 总流量的一半,占中国 FDI 总量的 52.3%,说明中国吸引 FDI 结构也已开始向服务业倾斜。本文根据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服务业 FDI 流入的特点,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指数和影响机制的分析。
【关键词】服务贸易 服务业 FDI 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力争做贸易强国。截至 2015 年年底,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成功突破 6000 亿美元的目标,达 7130 亿美元,较 2014 年增长 14.6%。2015 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 15.4%,较上年提升 2.7 个百分点。我国服务业 FDI 流入在近些年来也得到显着增长。据我国商务部初步统计,我国 FDI 流入量 2014 年为 1175.86 亿美元,其中服务业 FDI 流入额为 614.51 亿美元,比 2012 年增长 14.15%,超过 FDI 总流入量的一半,达到 52.3%。这是自 2011 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第三年超过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事实表明,我国吸引 FDI 结构正逐步走出制造业的片区,向服务业倾斜。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一)服务贸易发展规模
如表 1 所示,在 2009~2015 年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 2009 年的 2867 亿美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7130 亿美元,增长了近 2.5 倍。第二,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从表 1 中可以看出,在 2009 至 2015 年的 7 年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一直大于服务贸易出口,逆差的扩大趋势在 2015 年才出现扭转。第三,服务贸易总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从 2011 年的 10.32%,逐渐增长到 2015 年的 15.3%,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且增长速度也有明显提高的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 2009~2015 年中国商务部公布数据编制计算。
(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服务贸易出口部门集中度有所下降。服务贸易出口部门 1997 年排前三的分别为旅游 49.27%、其他商业服务 31.34% 和运输服务 12.06%,三者共计占当年服务贸易总出口的 92.67%。2015 年三大传统服务业的出口贸易额合计 1534.5 亿美元,占服务出口总额的 53.2%,出口集中度明显下降。除旅游、运输、建筑服务业以外的新兴服务业则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如文化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 37.1%,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增长了 64.9%,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 2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进出口 291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3.6%,而技术服务进出口只增长了 0.6%,发展空间还较大。
(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成效显着
随着我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多元化程度日益提高。去年我国全年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 872.9 亿美元,增长了 21.5%,执行金额 646.4 亿美元,增长了 15.6%。其中,我国企业承接美国、欧盟、香港和日本的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 61.6%;长江经济带 11 个沿线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占全国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总额的 55.1%,执行金额占执行总额的 61%,极大的带动了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 178.3 亿美元,占我国离岸外包总量的 18.8%,市场重要性显着提高。
三、中国服务业 FDI 流入的特点
(一)规模不断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 FDI 规模发展迅速。我国 FDI 流入在 1992 年就超过了 100 亿美元,成为当时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业 FDI 流入在 1997 年仅为 120.56 亿美元,到 2011 年达 552.43 亿美元,第一次超过制造业 FDI 流入的规模,到 2014 年达 645.2 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量的 53.96%,超过制造业 20.6 个百分点。2015 年全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 1252.7 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 771.8 亿美元,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 61.1%,较 2014 年增长了 17.3%。随着全球人力资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制造业的 FDI 流入速度逐步放缓,向服务业转移进度不断加快。
(二)投资行业分布不均
我国服务业 FDI 流入行业差异较大。从服务业结构来看,房地、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一直是服务业 FDI 流入的主体,像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金融业、电信等科技、知识密集的新兴服务业的 FDI 流入规模较小。仅在 2014 年一年,我国集中在房地产业的服务行业中的外商投资占比就达 28.96%、批发和零售业占比 7.9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仅占 0.45%、,其他部门利用外资额各自占比较低,存在明显的行业分布不均现象。
(三)地区差异性较大
我国的服务业 FDI 流向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总量上看,2014 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 FDI97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中部地区为 10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5%;西部地区为 10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从数据上可以看出,虽然西部地区的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但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相当于东部地区的 11.1%。从服务业 FDI 的流量上看,以上海、北京为例,2014 年,上海市实际利用外资 181.66 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 163.85 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90.2%。同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 90.4 亿美元,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 13.1%,占全市实际外资总额的 87.7%。
四、服务业 FDI 流入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一)显示性指数分析
显示性指数是研究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本文主要对 2009~2014 年我国服务贸易的 RCA 指数、TC 指数、CA 指数、P 指数等一系列单一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 WTO、中国商务部 2009~2014 年数据计算得。
表 3 列出了中国 2009~2014 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几个衡量指标:TC 指数和 CA 指数均为负值,表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 P 指数上看,数值有正有负,且在近两年间都是正值,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不断提升的趋势;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始终小于 0.8,都在 0.42~0.48 之间,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总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较低,且有逐渐提升的趋势。
(二)影响机制分析
1.积极影响。一是资本补缺效应。一国服务业 FDI 的引入往往伴随资本、技术等的转移,为东道国提供必要的资本要素,为其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补缺提供必要条件。资本要素向服务业转移,会使服务业生产规模相对制造业得到更快增长,使整个经济的内部结构得到改善,相应的,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就能得到提升。
二是技术进步效应。技术进步是一国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最直接体现。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内含的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等要素会通过各种渠道非自愿扩散,国内相关企业会不断模仿和学习外资企业先进技术、新产品生产流程等,通过「干中学效应」来获得同等利润,甚至从事国内尚未出现的新型服务业生产,优化我国的服务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2.消极影响。一是市场挤出效应。服务型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除了利用东道国廉价的生产要素外,大多数的目的在于「经济殖民」。在服务业 FDI 流入初期,引入国的原有市场结构被打破,造成「创造性破坏」,跨国公司极有可能会取代东道国的原有企业,挤出东道国企业在其市场中的份额,带来宏观经济负外部性,降低其出口竞争力。
二是商业存在替代效应。服务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 FDI 很多是采用商业存在的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服务产品的成本。服务型跨国公司往往为了降低生产、服务成本,而在东道国进行 FDI 时设立生产企业,这些生产企业的设立使那些跨国公司再无需以进口的形式获得东道国的服务产品,导致东道国所提供的跨境服务贸易出口减少,间接地削弱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三是进口引致效应。服务业 FDI 的流入会引致东道国服务需求的增加。增加国内供给和扩大进口是满足新增的服务需求主要途径。若服务业 FDI 对东道国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它所引致的服务需求的增加时,东道国往往因无法满足新增的服务需求而出现需求缺口,进口成为弥补这种需求缺口的唯一方式。此种引致效应不但降低了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也间接地削弱了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缪红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内部结构影响研究[D].2011.
[2]李一鸣.服务业 FDI 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2014.
[3]庄惠明,郑剑山.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5-30.
[4]邹嘉丽,杜红梅.服务业 FDI 对中国服务贸易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14(6):56-58.
[5]张志明,崔日明.服务业 FDI 与我国服务业结构优化: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0-69.
[6]任兆鑫.服务业 FDI 流入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2014.
作者简介:孟红艳(1990-),女,汉,山东德州人,贵州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家贸易理论与政策。
作者 孟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