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

作者
作者

  【摘要】人民币跨境结算自试点以来人民币结算量急速增长,同时外汇储备总量依然在增长,但增速放缓。在人民币结算范围不断扩大和对外直接投资、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可以使用人民币的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在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和外汇储备合理规模之间达到均衡,本文根据试点情况和数据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结算 外汇储备 影响
  一、研究背景
  自2010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市、自治区)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序进行,企业和银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需求不断增长。此次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扩大至全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另一方面也对我国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奉行鼓勵出口的外贸政策,至今已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外储缩水的风险,我们需要调整储备货币的结构以使其分散化。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储备货币,那么在外汇储备管理中就能进一步减少汇率风险了。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额如表1、图1所示。
  二、影响分析
  从外汇储备的来源说,根据国际收支理论和姜波克的国际金融新编,外汇储备来源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差额。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而且仍在以每年3000亿~4000亿美元的速度急剧膨胀,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外汇储备压力。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大量发行美元,我国承受了大量损失。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减少,结汇量将减少。这将大大缓解外汇资金运用压力,减少外汇储备压力和损失。
  从下面图表数据可以看出,自2009年我国试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后,我国外汇储备总量依然在增加,但是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家外汇储备压力和损失。
  从根本上说,外汇储备的变动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差额息息相关,更进一步说,与我国的外贸政策和资本开放程度联系紧密。由于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还为企业节省了汇兑成本、贸易融资的费用,从而降低财务成本,有利于促进出口。减少汇兑,也就减少了结算的环节,有利于提高资金的结算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更容易锁定利润空间。据有关资料显示,对出口企业来说,用人民币结算大致可以节约3%~5%左右的成本。同时,人民币结算还将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定价成本,外贸企业可以在贸易谈判中一次性锁定价格。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和调查显示,人民币贸易结算的80%~90%是进口贸易结算,以此推算,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的金额大概8000亿~9000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因购汇减少而令外汇储备多增加1230亿~1384亿美元。
  我国的出口市场以欧美为主,要用人民币结算相对而言并非易事,原因有很多,包括客户没有人民币的来源、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客户不愿承担汇率风险、长期形成的结算习惯等,这些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和适应。而出口的客户持有人民币头寸,目前情况下除了支付给中国的客户,只能拿在手上,流动性不是很高,所以客户也不愿持有人民币头寸。
  摩根大通发表研究报告称,据估算有大约8000亿至9000亿元人民币通过净进口流出中国内地,在人民币一方面加快跨境贸易结算的国际化步伐、一方面不断升值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民币升值的益处都被输送到了外部市场,甚至是投机主体的手中。在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中,一些原本的外汇付汇业务转为以人民币汇往港澳地区后,再以比境内低很多的售汇价格购买为外汇再汇往其他地区,从中套取收益。不仅如此,这种套利行为还导致境内的外汇没有售出,最终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得更多。
  三、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根据客观数据显示,自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来,我们外汇储备增幅下降,增速也有下降。但是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进出口均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情况下会减缓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压力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测是由于金融危机外部市场需求放缓导致出口换回的美元减少。由于进出口商多年的交易习惯和议价能力,我国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外部人民币流通、投资渠道不畅等原因,我国的人民币结算目前80%~90%是进口贸易结算,出口采用比例还很低,造成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可能不降反增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东荣.人民币跨境计价结算:问题与思路.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10月.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3]刘兰香.跨境结算跛足,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探索.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5-),女,汉族,新疆库尔勒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国际投资。
  


作者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