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及风险管控

作者
作者

【摘要】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兴起促进了 P2P 网络借贷在国内外出现,英国 Zopra 是全球第一家 P2P 网络借贷平台,2007 年成立了中国的第一家 P2P 网络借贷网站——拍拍贷。由于一般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大幅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 P2P 网络借贷渐渐被大众所接受。随着 2013 年互联网金融概念在我国全面爆发,P2P 网络借贷在我国迅速成长,截止到 2015 年度,平台数量达到了 3657 家(仅包括有线上业务的平台),较 2014 年年底增长 74.1%,投资人数破千万,融资总额在 130 亿元以上。近年来,一些恶性事件随之而来,P2P 网络借贷平台倒闭、跑路事件频频发生,直到 2017 年末,仅剩 1931 家平台。未来,如何有效控制平台中隐藏的风险至关重要。

【关键词】P2P 网络借贷 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 坏账风险 信用评级

一、我国 P2P 网络借贷的概述

P2P 网络借贷是一种依靠互联网平台将大量额度小的资金聚集起来借给有资金需求人群或小微企业的一种投融资模式。P2P 网络借贷的实质就是将线下的小额融资交易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大幅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金融市场中传统金融机构的不足。P2P 网络借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交易方式便捷,效率高。运用互联网进行融资,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性。

第二,综合收益率高,风险大。现在,P2P 网络借贷的综合收益率在 10%。同时,因为 P2P 网络借贷的参与者大多为不被传统金融机构接纳的非优质客户,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风险较高。

第三,客户范围广。P2P 网络借贷的出借人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适应广大中小企业、中低收入人群以及金融覆盖相对薄弱的群体(比如农村地区)的投融资需求。

二、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风险

(一)拆标和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

拆标分为金额拆标和期限拆标。金额拆标就是将「大标」拆成「小标」,理论上讲,金额拆标虽然将标额变小,但是风险集中度并没有减少。期限拆标是将「长期」拆成多个「短期」,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对平台产生流动性风险,也给投资人带来资金损失。期限错配分为两个维度,一种是将短期标募集到的资金运用到长期标中,容易引发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另一种是起始时间的错配,资金容易存在空档期,产生了资金挪用风险。

(二)平台违约、跑路造成信用风险

平台的信用风险一方面是平台跑路造成的,中间账户使得平台沉淀形成资金池,假如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运作动机不纯,内部控制不完善,有极大的可能出现整个平台或者部分内部人员「携款跑路、挪用资金、非法集资」而产生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平台信用风险来自于平台对出借者的违约。

(三)逾期还款加大借款人坏账风险

一般来说,个人信用风险的发生会导致平台的坏账风险。致使 P2P 网络借贷平台坏账风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 P2P 网络借贷平台对借款人的信用难以实行有效检查。二是还款利息高也促使了借款人违约。三是 P2P 网络借贷平台在追回违约款项的能力差。

(四)平台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 P2P 网络信贷平台缺少统计监测机制。平台内部未设置部门对网络贷款的相关数据指标实行监测管理。如此不利于掌握 P2P 网络信贷的整体发展状况,从而不能在宏微观层面掌握其基本状况,进而剖析、预测发展趋势和风险。另一方面,我国 P2P 网络信贷平台缺乏信息披露监督机制。现在,我国 P2P 网络信贷平台信息披露与交易记录上报机制缺失,信息透明化程度低。再者,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征信标准缺失、范围小,也为形成行业信用系统。

三、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控

(一)合理拆标,减少期限错配,降低流动性风险

就拆标来说,「金额拆标」能够缓解标的金额过大而招标慢的压力,而且能够提高平台热度,虽说这样做平台有作弊嫌疑,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营销方式,并未改变借贷关系的实质,也没有带来更重大的风险,P2P 网络借贷平台在向投资者充分说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期限拆标」意味着 P2P 平台深度参与风险管理,违反了直接匹配 P2P 网络借贷点对点需求的初衷,极大的增加了借贷双方的风险,不建议运用。期限错配给 P2P 网络借贷平台和投资人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P2P 网络借贷平台若想长远发展,期限错配不能碰。

(二)规范平台运作,减少信用风险

为了防范跑路、违约带来的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金融监管必不可少。应该提高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门槛,强化对平台运营过程的监管,建立 P2P 行业信用评级标准,让平台有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资金托管制度,让资金由第三方机构(比如银行等)进行托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信用风险。

(三)完善信用评级,分散风险,建立催款机制

一是完善个人信用评级系统,使用第三方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对借款者和出借人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对其实行不同的借款标准。二是建立逾期催款机制。在行业平台中建立「黑名单」,在行业内曝光逾期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并且与各大贷款机构联合,限制其未来的贷款行为。

(四)P2P 网贷平台创新健全风控体系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P2P 平台信息监测机制,将借款用途、借款利率、贷款期限、偿还状况等指标纳入监测范畴,逐渐探索创建 P2P 行业的风险指标体系。第二,创办平台信息管理系统,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信贷相关业务的信息披露监督机制,让每笔业务可以有迹可循,降低违约和跑路风险。

四、结论

P2P 网络借贷是一种切合当下市场环境的一种投融资模式,P2P 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将来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光明。就我国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做「创客」的时代要求,P2P 网络借贷能够帮助难以在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是我国借贷市场的强力军。但是我国 P2P 网络借贷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未来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参考文献

[1]丁杰,马柱.P2P 网贷模式异化及风险管控[J].开放导报,2015(6):57~62.

[2]莫易娴.P2P 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2):70~75.

[3]莫易娴.国内 P2P 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14(2):62~18.

[4]张永亮,张蕴萍.P2P 网贷平台法律监管困局及破解:基于美国经验[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4):54~59 .

[5]闫春英,张佳睿.完善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风险控制体系的策略研究[J].经济学家,2015(8):67~69.

[6]Yanhong Guo,Wenjun Zhou,Chunyu Luo, Chuanren Liu,Hui Xiong.Instance-based credit risk assessment for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P2P lending.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6,Vol.249 (2):34~61.

[7]Riza Emekter,Yanbin Tu.Evaluating credit risk and loan performance in online Peer-to-Peer (P2P) lending.Economics,2015,Vol.47,No.1,54-70.

作者简介:王玉婷(199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作者 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