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掉形式比实干 提升效能赢点赞

「税大哥,今天又来看看你。」趁着下雨农闲,省定贫困村井研县研经镇王家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徐昊带着扶贫专干、农技员和帮扶责任人来到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税世贵家中,讲政策、话家常、谈感恩。在井研县,自推行基层减负以来,这样场景成为常态。
「表书记」来我家晒谷子
「『表书记』!你最近不填表了哦?专门来帮我晒谷子,辛苦你了!」
在井研县石牛乡新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万明院坝里,第一书记周芹正拿着工具翻晒着刚打好的谷子,面对周万明的调侃,周芹笑了笑。
「以前来贫困户家中,不是填这种表就是填那种表,反正和表格扯不清,最多的时候一天填了 15 份报表,村里的贫困户都喊我『表书记』。」周芹自嘲道。
今年以来,井研县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减少报表开始推进基层减负,依托「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对脱贫攻坚工作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平时只需将新增、调整的扶贫数据等信息及时更新完善,不再重复报表。一本帮扶手册、一套信息系统,在确保信息互通共享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扶贫干部的工作量。
「再也不用翻来覆去地填表了!让我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大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周芹说。
通过「瘦身减负」,材料报表同比下降 56%,不让重复的报表牵扯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扶贫干部少填表多跑路,把精力投入到干实事、察真情、扶真贫、下真功、讲真话、报真数上。
不再当「会长」
「上午开会去了,办公室没人坐班,群众找到乡纪委书记投诉了我。」因为开会被投诉,井研县乌抛乡民政员丁红也是一肚子苦水,「开会安排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但因开会导致老百姓办事『扑空』,这个理还真不好讲。」
「今天下午有三个会,实在分不开身,你帮我代一个呗?」自称是「会长」的井研县东林镇纪委书记杨君成又在广发「英雄帖」,商请在家的班子成员帮忙代会。「围着会议转」成为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2018 年上半年,井研县集益乡党委书记宋智平共参加县、乡、村各类大小会议 101 次,平均 1.3 个工作日就有一次会议。「群众来找领导,他们经常在开会,次数多了,让群众产生了领导在『躲猫猫』的误解。」该乡党政办主任王应刚表示这口「锅」背得不值。
「会风反映作风。」井研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高文忠表示,会议是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方式,但如果仅仅把开会作为抓落实的主要方式,就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以来,井研县把精简会议作为整顿会风作风的重要抓手,严格执行会议整合召开制度,确保一般性的工作会议原则上不超过 1 个小时、县级部门召开的各类会议不超过半天、县委县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不超过 1 天。
不仅如此,井研县还把每月的第三周设定为「无会周」,进一步巩固精简会议成效,让广大党员干部脱离「会海」,走向「人海」,把时间「泡」在群众身边,把精力投到群众身上。
给督查考核带上「紧箍咒」
「老乡,今年您的帮扶责任人都为您落实了哪些帮扶措施?」「养了 100 只鸡,帮扶干部带着镇上的农技员隔三差五来给我技术指导。」在井研县研经镇大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泽权的家中,联合督查组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谈话,了解帮扶责任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
这是井研县 2019 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第一次联合督查,联合督查组由目标绩效、纪检、财政、发改等部门单位派员组成内容涉及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干部作风等 9 项年度重点工作。
面对联合督查组的实地走访,井研县研经镇副镇长陈艳梅一脸轻松,没有迎检的「焦虑感」。陈艳梅介绍,县上对督查考核次数和内容进行了缩减,基层不再忙碌于「备考」「迎考」,有更多的时间把各项工作做得扎实,面对联合督查自然有「底气」。
今年年初,井研县探索建立联合督查考核工作机制,由县目标绩效办牵头,按照「能少则少、能并则并」的原则,对各部门各行业各系统的监督检查事项进行整合,削减「多余项」、合并「同类项」、优化「必选项」。
「减负松绑不是一阵风,要让基层减负成为常态,持续巩固『基层减负年』成果。」井研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纪委监委「监督的再监督」作用,以联合督查考核为契机,通过入户走访、坝坝会座谈等方式,不定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从严查处基层减负走形式、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等问题,真正减出干事创业的「加速度」。

(作者系中共井研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作者 伍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