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基层尖兵提升监督质效

作者
作者

成都市新津区纪委监委紧紧抓住队伍建设、培训提效、实践锻炼、监督管理、建章立制等环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镇(街道)、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监督能力,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扎实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打通党内监督「最后一公里」。

选好配强队伍,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严标准,把关干部选任。秉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严把基层纪检组织人员「入选关」,严格按照干部考察程序,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的干部充实到纪检队伍,选优配强基层纪检组织。新津区纪委监委把握村(社区)换届推行「一肩挑」的重大变革形势,在全区 81 个村(社区)建立监督机构,配备村(社区)纪委书记 68 名、纪委委员 136 名、纪检委员 13 名,架起基层廉情「摄像头」。

强培养,确保在位干事。完善常态化培训机制,分级分类深入开展全员培训,采取「干部讲坛 + 外聘专家」授课、派员参加全区专题讲座、邀请经济部门、职能部门业务骨干讲解和专业机构人士授课等方式,组织开展各类基层纪检干部业务培训,加大对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纪检监察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强化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深挖自身潜力,释放监督活力,提升基层纪检组织人员履职能力。今年已开展自办培训 3 期,培训干部 200 余人次。

重实践,深抓锻炼提效。打造纪检业务人才「练兵库」,通过「跟案培训」「以案代训」「轮岗锻炼」等手段,抽调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参与监督检查、案件办理等工作,以老带新,跟案实战,让基层人员有机会补短板、练内功、强素质,全面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业务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抽调 10 余人次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参与业务部室跟班学习。

坚持规范管理,推动干部廉洁履职

立制度,明确职责边界。紧盯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厘清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职责边界,制定《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架构和领导管理制度》等 8 项制度,明确监督职责、范围、重点,指明工作方向,确保村(社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常警示,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纪检监察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设互动式警示教育课堂等方式,把警示教育作为必修课,经常性为纪检监察干部敲响警钟,教育引导执纪执法者强化自我约束。今年已集中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 18 场次。

严管理,规范履职到位。积极构建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突出关键岗位和重点人员的权力制约,排查出廉政风险点 145 个,制定整改措施 334 条。开展纪检监察系统「守纪律、讲规矩」专项承诺活动,全区 81 名村(社区)纪检委员签订了《「守纪律、讲规矩」承诺书》。

深化监管体系,确保监督执纪无盲区

建立廉情队伍。紧盯小微权力,构建小微权力的监督网络,大力开展廉情监督员队伍体系建设,探索实践廉情监督员多元监督模式。积极发挥廉情监督员基层工作优势,通过明察暗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准确掌握基层第一手廉情动态,促进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

紧盯重点工作。村(社区)纪检委员按照区、镇(街道)重点工作部署,确定每月重点监督内容,重点对疫情防控、两委换届、基层村务公开、村级保障资金管理和使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一卡通」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重点开展监督,及时汇总反馈情况。

严格考评机制。规范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干部考核考评机制,实行查办案件月通报、季讲评制度,提高基层纪检组织自办案件在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的分值权重,年底通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年度考核排名靠后、整体工作不力的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办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并在全区通报,严格责任追究。


作者 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