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走访应常态长效

按照省委部署,从 2017 年年初开始,连云港市赣榆区全面开展大走访活动,通过组建民情办、驻镇民情组、村级联络员三级组织架构,建立工作例会、问题交办、督查考核三项机制,将大走访活动打造成群众幸福工程、满意工程,初步构建了大走访的常态长效机制。
工作开展初期,赣榆就提出了「双轮驱动」的工作思路:「一轮」是全面覆盖,9 月底前走访全区所有农村家庭和企业,年底前实现一户不漏、一企不落;「一轮」是常态长效,从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 463 名党员干部,到 463 个村(社区)担任民情助理、党建专员,形成基层群众工作责任区、社会管理创新试验田、综治维稳包保点,从而及时了解并有效解决基层出现的矛盾突出问题。
在为期一年的大走访活动中,31 名区领导干部带头,8230 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2965 名镇村干部全员参与,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入户走访、田头访谈等方式,实现了 463 个村(居)27.5 万户群众、1010 家企业全覆盖、无盲区走访。463 名民情助理党建专员按照「五必交、五必访、五必到、五必报、五必清」的「五五」民情工作法,每周至少到自己联系的村(社区)走访两次,实现了定人常访、全员走访的「双线」覆盖网络。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有效解决了民生难题。镇党委两周一会办,区委一月一会办,建立了「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机制,切实做到问题有一件改一件、改一件成一件。第二,大走访活动加强了社会治理。推进「大走访」活动由集中走访向常态走访延伸,在织密区镇村三级立体调解网、多元化调处化解矛盾的同时,充分发挥民情助理党建专员的作用,为「发现在萌芽、处理在及时」布下「千里眼」「顺风耳」。通过「微信公众号」「民情」APP、民情助理党建专员群等,搭建民情收集、跟踪处理、结果反馈平台,切实把民情工作做实。第三,大走访活动锤炼了干部作风。区领导干部挑重担、走在前,每人联系 1 个渔业村、1 个薄弱村、1 个重点项目、2 家规模以上企业、3 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全区党员干部做表率。开展「百场访谈暖民心、千张问卷察民情、万名党员联万户」的「百千万」行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主动为基层农户和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在大走访活动过程中,赣榆向基层组织选派民情助理、党建专员,这一创新做法促使民情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提升,为常态长效开展好大走访带来有益启示。
选派民情助理党建专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实践。当前,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三资」管理混乱、党员队伍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较为突出。党建专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文化程度高、理论功底好、核心意识强的优势,指导监督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党建工作助手,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选派民情助理党建专员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借助民情助理这一基层「探头」,推动区镇村(居)三级上下联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关口前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把村居、群众、企业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不稳定因素摸清摸透,用更人性化和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矛盾问题。
选派民情助理党建专员是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的不深不透,还有部分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足。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可以帮助机关党员干部在一线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开拓视野、锤炼作风。
(作者系中共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杨康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