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办在群众实践中

作者作者
全面创新服务构建部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古今中外各国发展史反复证明的一条真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对改革发展的参与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切。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发展,正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改革和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和依靠力量,充分调动和凝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不仅关系到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更关系到改革的成效甚至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提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赞同,为江苏把脉指向,作了最新定位。《群众》杂志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解读好、贯彻好,把杂志办在群众的心坎里,办在群众的实践中。

为全面深化改革鼓与唿。我们的改革「为了谁,依靠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唿声和殷切期待」,鲜明地阐述了这样的理念: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人民既是我国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改革的受益者,人民与改革组成紧密型利益共同体。与人民利益相吻合的改革,始终会受到人民的欢迎;缺乏人民利益驱动的改革,终究会被人民所抛弃。因此,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取向,将「富民」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优先选项,构建全体人民福利最大化的体制机制,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在新形势下,《群众》杂志只有坚持党刊姓党、好读管用,不断策划精品文章、品牌栏目,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作用和各地好的做法和成功探索,关注群众心声,表达百姓意愿,才能彰显党刊的导向、教育作用。

贴近群众宣传江苏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执政党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举措,必将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党刊的生命力就在实践当中,就在人民群众当中。离基层群众越近,离真理也就越近。因此,要深入群众,倾听他们有什么期盼;要深入基层,了解广大群众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有哪些探索和创举。通过党刊展示基层的风貌,弘扬不懈努力的精神,宣传群众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成功做法,抒发江苏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迈步从头越,谱写新篇章」的豪情壮志。

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宣传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攻坚战,这对我们是一次重大考验。因此,党刊在如何总结好、宣传好广大群众在深化改革中的实践成果方面也面临创新的问题。从 2014 年第二期开始,本刊开辟群众路线征文专栏,重点对全省各行各业一些好的群众工作方法进行宣传,把《群众》杂志作为全省群众工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毫无疑问,在媒体融合、时代潮涌的今天,如果墨守成规地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宣传,吸引力和影响力必将和我们的主观愿望渐行渐远。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手段,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把《群众》办在群众实践中,运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广大群众所能接受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来充实丰富传统手段和工作方法,才能提升党刊的宣传效果,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汇聚民心民力,最大程度地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最大程度地传播建设新江苏的正能量。

(作者系群众杂志社总编辑、江苏省党的群众工作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作者 朱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