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烟台现代水网体系基本建成

「十三五」期间烟台全市完成水利投资超过 260 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 1.73 倍。其中 2020 年完成投资约 70 亿元,创历史新高。
目前,全市注册登记各类水库 1109 座,其中,大型水库 3 座、中型水库 26 座、小型水库 1080 座,总库容 11.8 亿立方米,各类水闸 162 座,农村供水铺设管路 2100 多公里,全市农村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 100%,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52 万亩,按计划完成「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建成烟台现代水网体系。
老岚水库创全国大型水库建设「烟台速度」
老岚水库工程是烟台 60 多年来新建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位于福山、牟平和栖霞三区市交汇处,控制流域面积 624 平方公里,总库容 1.58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 8500 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可供水量 4530 万立方米,概算总投资 83.2 亿元。2020 年 10 月 26 日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从列入国家规划到工程开工,仅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其他大型水库开工筹备约 5 年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大型水库建设的「烟台速度」。计划到 2024 年老岚水库建成并具备蓄水条件,届时,将在保障烟台市区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烟台现代水网基本建成
为解决水安全保障问题,2018-2020 年烟台开展了全域治水三年攻坚行动,目前 230 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三年的全域治水,年新增供水能力 4.17 亿立方米,年新增节水量 3300 万立方米,城乡供水能力明显增强。对 9 座大中型、530 座小型病险水库以及 21 座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新建海堤工程 6.5 公里,防洪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整治河道 568 公里,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 990 平方公里,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海阳里店水库增容和栖霞向开发区调水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应对旱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台已基本建成本地水、客水、中水、海水「四水」共用的多水源供水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
应急调水紧急抗旱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从 2014 年 10 月到 2017 年 7 月,烟台共实施 6 次应急调水,累计调引客水 5.21 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严重干旱缺水问题。其中,2020 年度调水期共运行 304 天,调引客水 2.34 亿立方米。目前,2021 年度调水工作已提前开始。
在遭遇干旱期间,全市 12 支县级以上抗旱服务队、100 多支乡级抗旱服务队迅速行动,引领带动广大群众投入抗旱劳力 145.2 万人次,启动泵站 1853 处、机电井 3.4 万眼、出动各类抗旱机械设备 35.1 万台套,累计浇灌农田、果园 626.7 万亩次。市县两级出动运水车辆 23.8 万辆,通过设立临时供水点等措施,为 16.5 万农村群众和 3100 多头大牲畜提供临时性供水服务。在 2019 年 7 月干旱最严重时期,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紧急调拨 200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找水打井,并组织 50 个市直部门、单位向全市缺水最为严重的 50 个村送水,各县市区配套联动为其他饮水困难村送水,累计送出罐装生活用水 1828 吨、桶装水 3.23 万桶、瓶装水 1000 箱,惠及 2.76 万农村饮水困难群众。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应对台风、强降雨
「十三五」时期,烟台基本完成重点河段防洪治理和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19 年,提前完成列入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 63 项巩固提升工程,基本实现防洪安全隐患清零,最大限度降低了水旱灾害损失。
在台风及强降雨影响期间,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靠在指挥中心,一线研判调度、坐镇指挥;市水利局全员上岗,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专家进行会商,分析研判台风路径及影响;加强雨情水情工情监测预报,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出动近万人次对所有水利工程加密巡查、监测,严格水利工程调度;强化抢险物资准备,集结 12 支专业应急抢险队伍、600 余台套抢险机械随时待命抢险,有效抵御了「摩羯」、「温比亚」、「利奇马」等台风及强降雨侵袭。市水利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
累计解决 216 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组织对所有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进行 3 轮全覆盖排查,整改完成 803 户村通户不通、110 个村无集中供水设施等问题,全市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即时帮扶贫困户和省市重点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动态清零,顺利通过省核查评估。同时,积极帮扶库区村和移民安置村改善饮水、灌溉条件,实施 920 多项扶持项目,建成「美丽、生态、宜居」示范村 12 个。
为进一步提高烟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决定,从 2019 年底开始,全面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力争到 2021 年规模化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完成投资 20.55 亿元,完成 1893 个村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使全市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 50% 以上。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烟台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 4657 名、湖长 1549 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核查整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涉河湖问题 3400 余处。建设 22 条美丽示范河湖,完成河流划界任务,各级河湖长和河管员累计巡河湖 98.3 万余次。搭建「河长 + 民间(义务)河长 + 河管员」三级联动工作网络,全市共聘任民间河长 700 余名,落实河管员 3900 余名,招募志愿者 1.6 万余名,组织开展较大型巡河志愿活动 4500 余人次,举办「水说」微视频大赛入围全国 30 强,连续举办四届「绿水青山 巡河有我」烟台巡河志愿活动,增强了群众参与节水护水、关爱水环境的自觉性。
2019 年 5 月,烟台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增添一张靓丽的国家级城市名片。积极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我市因地制宜,以水定城,探索出特色鲜明的「一个网络、一个理念、一个链条」「三个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烟台模式」。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再生水和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调配范围,补充淡水资源。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