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制造的「智造」之路

作者
中国制造正经历着成长的困惑。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占比已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中国普通机床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时也是世界第大高端机床进口国。
同是这年,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第二位山东省,仍然突出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缺少大重型成套设备和为轻工、化工、纺织等行业服务的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主要产品技术50%依靠引进,原创性技术及产品数量少;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与制造能力不足……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谈到工业发展方向时说:“大而不强,为时不长。”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山东,要实现由大而强的跨越,首先是要为“山东制造”强身,让这个经济第一主体发挥应有的龙头和支柱作用。
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
山东制造业要想从大变强,根本途径就是自主创新,由制造变“创造”。
2009年12月,山东省出台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财政扶持办法(试行)。3个月后的2010年3月25日,济南二机床集团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等山东省第一批95项重点领域首台(套)技術装备,以实物、模型、图板等不同形式在第五届山东制博会集中亮相,这些充分体现山东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的产品此前刚刚获得了山东省政府总额为1000万元的奖励。这些产品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有54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先进水平的有41项,涉及企业86家。
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由“山东制造”到“山东创造”的主要途径。济南二机床是坚持走自主创新路线的代表企业之一,实现了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到完全自主创新开发,与国际前沿技术保持同步发展的提升。在产品研制上,企业形成了从提供单机到单机连线供应,到快速j中压线成套集成制造,再到为用户提供全套方案,实行项目总承包,完全与国外同行抗衡竞争的能力,具备了从全面装备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到连续服务日系、美系合资汽车公司,再到出口国外市场,装备汽车业巨头的雄厚实力。目前,国内汽车领域大重型冲压线80%以上来自济南二机床,总量近300条。
在自主创新的思路下,山东制造业重点抓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
在国家和省投资支持的山东6大类1000个项目中,许多企业都把新上项目定位在了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上。总投资9500万元、计划于2012年12月竣工的山东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扩大高档轿车活塞生产能力技术改造项目,是山东企业实现产品结构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的个缩影。渤海活塞公司年产活塞1000多种,产量超过3000万只,但轿车用高档活塞在其产品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为了部分解决中国高档轿车活塞依赖进口的局面,渤海活塞的新上项目将高档轿车活塞的产能定为了500万只/年。
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骨干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有条件的企业要延伸产业链,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这是山东省机械工业协会会长刘卫东在2010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山东机械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措施之一。据刘卫东会长介绍,现在山东机械行业已经有部分企业通过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山东机械工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起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集成式开发”和“交钥匙工程”是山东法因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近期在发展方式上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从原来的生产和提供单机发展到现在的向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乃至长期的技术支持方案,公司正实现着由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制造公司,在很多方面要想在客户前面,对于前卫客户提出的前卫要求,要尽可能地去解决。”法因数控董事长李胜军说,“因为我们不只想做一个制造销售公司,还想做个服务公司。”
以服务型制造为基本属性的发动机再制造项目被中国重汽集团列为今年的发展重点之一。根据计划,中国重汽集团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发动机再制造能力,将年产能由1万台提升至5万台,将废日发动机的资源利用率由先前的70%提高到90%: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绿色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水、废物、废气的零排放,并进一步加大发展再制造的相关产业的力度,将再制造的服务范围由发动机逐渐拓展至其他关键总成,努力打造汽车工业绿色产业链条。
创造的核心是“智造”
2008北京奥运会上,作为奥运史上最大的器材供应商之一,302枚北京奥运金牌有122枚从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的体育器材上诞生。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为提供的电动撑杆跳高架,每次升降横杆都是计算机程序控制,高度都由激光测试,既准确又快捷,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使用。
然而,泰山体育产业集团并不满足于头上顶着的奥运光环,而是加快了从运动器材向虚拟体育产业进军的步伐。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内只有两家山东企业的展品,其一是海尔集团的“数字家庭”,其二便是泰山体育产业集团的“爱动·客厅网络健身馆”。
在2010年5月济南举办的山东省产学研(工业设计)展洽会上,许多人亲身体验了这种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动感运动”产品。这届展洽会以工业设计为主题,集中体现创意、创新、创造,可谓一场“智造”的盛宴。
2010年6月19日~21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创新论坛之走进山东”系列活动在济南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专题报告中指出,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必须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基点,全面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发展以“智造”——“智能制造”为特征的高端制造业。
按照《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到2011年,山东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要达到35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5000亿元,培育形成1户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3户100~300亿元、10户50~100亿元、100户1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培育内燃机、大型数控锻压设备、大马力推土机、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压大容量变压器、大型发电机组、高压超高压电缆、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时速300公里以上动车组等10大民族品牌,全面提高重大装备技术水平。
依靠产学研结合,一大批山东企业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山东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5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实行了联合开发,有26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在山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山东企业解决了110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山东制造业正在创造由“制造”到“智造”奇迹。
编辑 杜启洪
作者 秦可 滕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