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作者
作者

【摘要】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先天环境上的差距,小微企业在发展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更为严峻,融资问题就是近几年来困扰西部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本文首先对我国西部小微企业的经营融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分析西部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自身三个方面来给出缓解融资困难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 小微企业 融资

一、西部小微企业现状

(一)西部小微企业经营现状

我国西部小微企业同比增速逐渐高于于中东部地区,小微企业在解决就业与本地经济发展中都有相当贡献。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生产结构单一,地位落后,往往被忽视、被轻视,尤其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更容易受到冲击,显得非常脆弱。近几年西部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营数据下滑;员工人数下降;订单减少等方面。

(二)西部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经营状况不甚良好,融资状况也不乐观,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是一直以来都有的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小微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当前小微企业最主要的需求还是融资需求,调查中有 72.92% 的企业有融资需求(另有 9.59% 的小微企业虽无融资需求但已有外部借款)这个数据相比环渤海地区的 61.65% 高出 10 个百分点以上,再次证明了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而当前西部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状况却不乐观。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原因

小微企业自身由于一些先天因素的不足导致了融资困难。小微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有着一些先天不足。一是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规模小、赢利水平低,上缴税金占比更小。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多是初创行的小企业,缺乏高层次创业人才。三是融资能力不足。四是人员流动性大。小企业工资低、没有保障,管理不规范,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造成工人流动性大,企业留不住人。

(二)金融体系方面

金融系统的谨慎原则无疑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变得困难。由于金融系统的特殊性和重要,我国对于金融系统的经营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以此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流动性。谨慎原则对于国民整体经济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信用度相对较小的小微企业融资带来障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政府方面

1.法律制定宽泛,操作性差。政府也逐渐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制定了维护中小型企业权益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规制定宽泛,操作性差,宣传性较强,实际可操作性极差。甚至有些法律和政策和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严重不符。

2.税费负担依然较重。小微型企业税费征收比重较大,较高的税负严重的阻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截至 2012 年底,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项目高达 60 多个大类。根据专家对比,中小微型企业税费负担比大企业还要重。高额的税费直接导致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难以做大做强,企业资金不足,融资需求扩大,这都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的影响因素。

3.信用担保机构缺乏。虽然我国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是政府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使得担保损失补偿没有实际的保障。加上很多中小企业整体亏损现象严重,担保风险过大,导致这方面工作严重滞后。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探讨

(一)企业内部改善

1.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小微企业应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并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小微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同时改善银企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增进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

2.提高信用度,加强信用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小微企业要积极加强与银行的平时信息沟通,改善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银行及社会中介机构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了解,从而便于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提高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对企业已有贷款要及时还本付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拓展融资渠道。从前面的融资现状可以看出当前西部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今后小微企业必须拓展融资渠道,不能仅仅依靠私人。可以间接融资。还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到金融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进行融资,还引进投资猎头投资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二)金融层面的改善

1.服务模式创新。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的金融工具、营销策略以及风险控制体系,搭建快速便捷的贷款审批通道,简化和规范贷款业务流程,提高金融机构办事效率。同时,通过对小微企业信贷营销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向小微企业靠近,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去企业营销,积极了解客户需求。针对小微企业实际情况实行形式多样的信贷业务培训,从而更好的帮助小微企业了解金融服务渠道和融资产品。银行在拓展自身收益渠道的同时,也实现从传统银企之间的信贷关系到共赢互利关系的转变,从而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共赢。

2.担保方式创新。银行要根据小微企业不同现实中存在的担保方式,设计企业不同的贷款产品,可以借鉴分期还款的方式还款,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减轻小微企业的财务成本。还可以采用多家企业联合贷款的方式,针对流动资金需求大,资金周转快的一些小微企业,结成联保体,从而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

(三)政府层面改善

1.落实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机构要从态度上高度重视,要将已经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彻底落实到位,并推动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从而不断完善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地区和部门还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变,提高政策措施落实的灵活性、操作性、创造性,加大对小微型企业信贷工作的支持,更进一步帮助小微型企业缓解融资上的困难,促进小微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2.深化税费改革,加大财政支持。由于小微规模效益较低,小微企业很难与大企业竞争,在这方面,我国政府也已经采取措施。当然,在小微企业的减负问题上仍然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只有让小微企业经营环境变得宽松,效益上升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等各项资源的进入,这才是治本之策。当然,除了税收优惠外,财政补贴也是政府对小微企业支持的重要手段。

3.构建融资担保体系。现在的经济状况就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这种担保体系不是界定政府行政担保,而是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的市场化担保,其根本目的是建立起以小微企业为突破口,主要包括信用资料的征集、信用的评价、信用的担保在内的市场社会化信用体系。其次,政府要组建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通过这些专业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优惠贷款、贴息贷款等优惠性政策性贷款。最后,政府可以在慎重的前提下放松对金融机构过多的管制,鼓励银行之间开展积极的竞争,这样银行自然会追随新的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将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则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在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者之间形成正常的市场经济关系,快速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积极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融资手段规范化和融资结构合理化。发挥小微企业国民经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佚名.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及方案再思考[N].中顾法律网,2010(12).

[2]促进基层金融市场解小微企业融资发展[ol].中国经济新闻网.

[3]陈晓红,刘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方式演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2013JK0153);陕西理工学院基金项目(编号:SLGKY13-8)。

作者简介:王静(1977-),陕西理工学院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和会计学。


作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