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促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进而使得商业银行得以更加稳健的发展。但是目前商业银行积极的进行商业性的扩张,从而导致自身的运转资金的不足,主要原因就是商业银行忽视了自身资本的积累,这就导致了银行充足率的大幅度下跌。因此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发展现状,然后依据目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影响因素 分析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较快发展以及商业银行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提升。但是商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忽视了资本的约束和规范,因此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面临巨大挑战。笔者针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发展的现状,通过实证分析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并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和补充资本的相应措施。
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5 家、政策性银行有邮政储蓄银行 1 家,其他形式的银行更是不计其数。2012 年 6 月底,全部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 20%,而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为 8.3%。
(一)大型商业银行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这一金融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型的商业银行,他们的良性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2013 年一季度末,我国目前的大型银行的总负债率与总资产分别所占的比重是 40% 与 42.1%。因此改进大型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的充足率是目前促进商业银行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国家也在一些方面出台一些举措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财政部每年都会发行一些国债来补充商业银行不足的资金缺口;另外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谋求其他的资金来源模式来提高自身的资金充足率,而且银行自身也积极进行内部的改革,通过股份制改革引进国外的资本。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升。如中国工商银行与交通银行都于 2006 年前后上市,积极引进外资,因此资本充足率得以明显的提升。
(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
根据研究表明,公开发行一定数量的股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的充足率,这就是可以进一步明确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通过出台股票来增加自身投融资的能力的具体意义。目前招商银行在 2013 年发行百亿元次的股票,年末资本充足率就已经达到 30%,与 2012 年相比提高了 9.3%;各大商业银行近几年的资本充足率都得到显着提高,但是各个银行改革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类型的银行改革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对核心成本和附属成本以及风险加权资产等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而得出其对与资金充足率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这两家大型商业银行没有通过此次检验,剩下的商业银行均通过这次检测,表明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是通过提高银行核心资本来得以实现的。三大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已经较高,如果只是通过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充实核心资本不能有效改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但是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除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引资,而且在检验中的系数较高,说明股份制银行通过增强核心资本实力能有效促进资本充足率提升的主要途径,这主要是基于他们选择积极引资和发行股份等方式产生的效果。
(二)附加资本的分析
根据目前的抽样数据的检验,其中有一半没通过附加资本的检验,而且剩下的部分通过检测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这表明提高附属资本不能较有效改善银行资本充足率。其主要的原因其一是次级债的发行数量有限。根据国家财政部出台的标准规定计入附属资本的商业银行的长期债务不得超过银行核心资本的 50% 左右。二是次级债的本身的特性。次级债只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帮助银行解决一定的资金问题,而且是需要偿还的。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大部分都是 10 年债务期,但是如果大规模发行也不一定可以有效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充足率。
(三)风险加权资产分析
在抽样调查中银行通过风险加权资产分析的检验且系数都比较高,这表明提高风险加权资产可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资金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所有风险的总和,主要可从总量与结构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只是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张,但是却忽视了自身资本充足率的提升,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的速率明显高于资本投入的速度。另一方面,银行资产模式比较单一,主要盈利模式也只是单纯的存款和贷款。银行贷款规模较大,不能有效降低风险加权资产的总额。
三、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措施
(一)商业银行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直接扶持的模式是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方式。政府不仅是国有银行的投资和资金运用的主体,而且政府也应该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面临问题的时候,政府也要直接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渡过难关。因此,政府应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定的预算资金在商业银行出现问题的时候予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考虑如果商业银行的缺口大的时候,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不可能一次性补足的时候,应采取发行国债的方式进行补充或者分阶段进行资金的补充。
其次,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资本市场上筹资。我国已明确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改制和公开上市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和民营资本募集资本金。吸引境内外资本加入、建立开放的股权结构,是国际上大银行的共同特征。将单个境外商业银行向中资商业银行投资入股的最高比例由以前的 15% 提高到 20%,为国有商业银行吸引外资提供了更大空间。
(二)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盈利水平
商业银行应该依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制定提升盈利水平的方案。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提升盈利的形式,来促进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提升。从盈利水平看,银行盈利水平高低,决定商业银行利润分配的比例。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资金的充足率也渐渐成为商业银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的抽样调查,并通过抽样调查对影响资金充足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其次通过对实证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王倩.监管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增长与融资行为[J].金融研究,2012(7):17-18.
[2]刘士余,未来十年中国金融业发展与风险控制[J].中国经济周刊,2013(16):34-35.
[3]许友传.资本约束下的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J].经济评论.2011(1):80-82.
作者 刘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