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利润与现金流的关系

【摘要】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一味追求收入利润的增长而忽视企业的现金流,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的关系,揭示现金流在企业发展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利润 现金流 盈利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企业通过日经营活动而盈利,企业的利润大小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表明企业每一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不少企业为了增加收入和利润,不断增加存货和应收账款等营运资金,又通过频繁的增加和更新固定资产来扩大企业规模。但是,在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案例,企业账面盈利颇丰,收入和利润都在逐年增加,但是却无力还债导致破产清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关键原因在于企业的现金流。《基业常青》里说:企业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事物和水一样,没有他们没有生命。但是,他们不是生命的目的和意义。有的企业利润表上显示年年亏损,但却因为有着充足的现金流而得以生存维持下去,最后抓住机遇得以发展壮大。美国着名管理专家彼得杜拉克说: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的确, 企业最害怕的不是没有利润, 而是没有充足的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流。
对于企业的生存来说,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那能证明企业盈利能力的利润和被称为企业血液的现金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关注企业的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呢?
根据会计分期假设,企业每期的利润均由利润表予以反映。利润表上的计算公式为:利润 = 收入-成本-费用-利息-税金。利润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的,依据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计算出来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企业从利润表上披露的利润值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用于特定目的的数字。其次,高利润率不代表高回报率。企业的回报率既受到利润率的影响,也受到周转率的影响。以沃尔玛为例子来看,很多人都去沃尔玛买过东西,觉得商品物美价廉。那为什么东西卖的这么便宜还能赚钱?它用一块钱资产周转一次只有 2 分钱利润,但是一年却周转 24 次。所以能有四角八的利润。
企业现金的计算是建立在当期利润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得到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企业现金流 = 税后利润 + 折旧-应收账款增加额-存货增加额-固定资产支出。我们先来看一种简单的情况,如果企业不进行扩大再生产,不另外增加固定资产的支出,也不采取更加积极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则本期不增加另外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那么企业的本期的现金流就放入两个不同的「口袋」里,一个「口袋」叫利润,一个口袋叫「折旧」。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并且持有现金是有机会成本的,因此一般的企业持有过多现金而不进行发展是不明智的。第二种情况,假设企业把全部折旧的现金用于应收账款增加额、存货增加额和固定资产的支出,此时,企业的现金流 = 税后利润。这种情况下企业也不会存在太大的现金压力,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只是个例。现实生活中最多的是第三种情况,企业为了增加收入,增加利润总额,总是不断地更新或扩大固定资产支出,采取更激进的销售策略和更宽松的信用政策,就要动用到大于折旧数额的现金。如此一来,企业的现金流 < 税后利润,营运营资金积压,一旦企业遇到一些紧急的状况或者想要偿还债务,却忽然发现无力支付。
从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来看,其净收益和现金流量在金额上是相同的,但在某一个会计期间,一般情况下都不同。这两者之间之所以会有差别,是因为采用不同会计概念和时间推移而造成的。而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投资者都应该有着清楚的意识,企业的利润虽然是企业盈利能力的表现,但是不能把关注点只聚焦于利润这一点上。利润是根据一定的会计方法和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和企业实际的现金流没有实际的联系,随着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不同,企业的利润也不同。比如随着存货的不同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不同,都会影响利润。并且企业利润中还包括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非经常性收益,从这个角度讲,利润就更加不具有可比性了。而现金流不一样,现金是企业实实在在拥有的。透过企业的现金流可以判断企业收入和利润的质量。一般而言,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质量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企业不能盲目追求利润和收入而导致现金短缺甚至断流。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以向银行贷款。但是企业的发展不能过度依赖银行,银行是不可能无限度地借款给你的,一旦你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警戒线,银行就不会再贷资金给你。当企业面临偿债危机的时候,不管企业有多少利润,都可能面临破产,俗称「成长性破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企业时,应该要注重现金流,选择利润与现金流匹配的经营策略,保持良好的财务弹性,既能避免现金流短缺带来的不便,又能在企业未来发展遇到良好机遇时凭借良好的筹资能力抓住机会。
参考文献
[1]戴德明,赵英杰. 浅探现金流量管理[J] . 财会月刊,2001( 10).
[2]潘学文,王其淼. 现金流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J]. 财会研究, 2009(01).
[3]左薇.上市公司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08 (23).
[4] 刘敏.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现金流量分析新视点[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 (02).
作者简介:龚程晨(1992-),女,重庆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编辑:陈岑)
作者 龚程晨